党参,呈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厚片,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切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纹,中央有淡黄色圆心。周边淡黄白色置黄棕色,有纵皱纹。有特殊香气,味微甜。生党参片益气生津力胜。常用于气津两伤或气血两亏。
产地我国北方海拔-米的山地林边及灌丛中。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我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4变种。党参为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全国党参具体分类以及分布
1、上党党参:党参最初用以充山西上党(今长治市)所产五加科人参而沿用“上党人参”之名,简称党参,长治党参品种很多,分布在平顺、壶关、长子、潞城、黎城、武乡等县,不仅在全国销量很大,而且在亚洲各国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上党党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渭源党参:素有“千年药乡”美誉的甘肃渭源县是“中国党参之乡”,自古就有“党参故里”之说,因这里海拔高、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无污染等因素,所产药材久负盛名。
3、洛龙党参:洛龙党参是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洛龙镇的特产,也叫洛党,以其肉质鲜嫩、药用价值高而深受外界青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台党参:产于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党参,也称作台参,品质极优。
5、野台党:又名五台山野党参,野台参,为产于山西五台山的野党参。个条粗壮,肉质肥厚,味甘清香,品质特优,为党参中之珍品。
6、防党参:为产于甘肃武都一带的野党参。经酒洒蒸制后内色变黑、皮色黄,横纹类似防风,故名防党参。品质优良。
7、文元党:叉名汶元党、波元党参、文元党参。为产于甘肃白龙江流域者。品质亦优。多为栽培品。
8、东党参:又名东党,吉林党、吉林党参。为主产于中国东北地区者。
9、西党参:又名西游党、酉党、岷党、纹党,文觉、品党,素花党参等。多为人工栽培。品质亦优。
10、条党参:又名条党、川党参、川党、单枝党、单枝党参、板桥党、八仙党、八仙党参。为人工用种子经播植法栽培者。条状体肥,味甘,糖分充足,品质较优。
党参在我国东北的分布比较多,南部少部分地区也有分布,每个地区产的党参其外形和品质上都会有所区别。目前我国党参产地最好的要数山西产的了,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大家可以多看看它的产地。
党参形态特征
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长15-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灰黄色,上端5-10厘米部分有细密环纹。
茎缠绕长约1-2米,直径2-4毫米,有多数分枝,侧枝15-50厘米,小枝1-5厘米,具叶,不育或先端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无毛。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在小枝上的近于对生,叶柄长0.5-2.5厘米,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1-6.5厘米,宽0.8-5厘米,端钝或微尖,基部近于心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分枝上叶片渐趋狭窄,叶基圆形或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疏或密地被贴伏的长硬毛或柔毛,少为无毛。
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有梗。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裂片宽披针形或狭矩圆形,长1-2厘米,宽约6-8毫米,顶端钝或微尖,微波状或近于全缘,其间湾缺尖狭;花冠上位,阔钟状,长约1.8-2.3厘米,直径1.8-2.5厘米,黄绿色,内面有明显紫斑,浅裂,裂片正三角形,端尖,全缘;花丝基部微扩大,长约5毫米,花药长形,长5-6毫米;柱头有白色刺毛。蒴果下部半球状,上部短圆锥状。种子多数,卵形,无翼,细小,棕黄色,光滑无毛。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党参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喜气候温和、夏季凉爽、空气湿润的环境。耐寒,栽培后根部在土壤中能露地越冬。对光照要求较严,幼苗喜阴、喜湿润,所以育苗期忌日晒。成苗后喜阳。党参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以肥沃的沙壤土为最好。
党参药用价值
体质虚弱,气血不足,面色萎黄,以及病后产后体虚者宜食;脾胃气虚,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少便溏,慢性腹泻,肺气不足,咳嗽气促,气虚体弱,易于感冒;气虚血亏者宜食;慢性肾炎蛋白尿者宜食;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佝偻病患者宜食。上述病证,古方用人参者现代常以该品取代。
用法用量:一日15~30克。煎汤,煎膏滋,入粥、饭、菜肴。不宜与藜芦同用。
1.党参生津止渴宜生用,健脾益气宜炙用。
2.中气不足,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症,可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健脾益气。
3.脾虚胎动不安,胎萎滑胎者,可与白术、桑寄生等相佐,以健脾安胎。药膳选录
参苓粥:党参、茯苓、生姜各10克,粳米克。先将党参等三味煎水取汁,后下米煮成粥。可加盐调味食。
源于《圣济总录》。本方以党参、茯苓补脾益胃,生姜温中健胃、止呕,粳米益脾养胃。用于脾胃虚弱,少食欲呕,消瘦乏力。
参枣米饭:党参10克,大枣10个,糯米克。先将参、枣洗净,煎水取汁,另将糯米隔水蒸熟后反扣于碗中,上浇参、枣及其汁液,放入适量白糖。每日可食二次。
源于《醒园录》。本方以党参补脾益气,大枣、糯米与党参协同奏效。用于脾虚气弱。
参芪粳米粥:党参、黄芪各10克,粳米克。参、芪煎水取汁,下粳米煮成粥。以白糖调味食。
本方取参、芪均能补益脾肺之气,黄芪又能固表止汗。用于肺、脾气虚,体倦乏力,短气自汗,少食便溏。
两仪膏:党参、熟地黄各等分。加水煎取浓汁,另加等量白糖再煎至浓稠。每次吃1~2匙,或以温水冲化饮。
源于《景岳全书》。本方以党参补气,熟地黄补血。用于气血两虚,体倦乏力,头晕目眩。
花胶排骨:花胶克、排骨克、黄党(党参)50克、杞子两汤匙、淮山5片、姜5片、葱1棵。
医用价值
实证、热证禁服;正虚邪实证,不宜单独应用。
党参用法用量
1.《华本草》:内服:煎汤,6-15克;或熬膏、入丸、散。生津、养血宜生用;补脾益肺宜炙用。
2.《药典》:煎服,9~30克。
药用功效
1.用於中气不足的体虚储怠,食少便溏等。能补中益气。常配黄芪、白术等同用。
2.用於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能补益肺气。可配伍黄芪、五味子等同用。
3.用於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有益气生津和益气生血之效。可分别与麦冬、五味子等生津药,或当归、熟地黄等补血药同用。
此外,对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亦可随证配解表药或攻里药同用,以挟正祛邪。与紫苏、生姜等同用,以益气解表,挟正祛邪,如《局方》参苏饮。治气血两虚,热结里实证,可与当归、大黄、芒硝等同用,以攻补兼施,如《伤寒六书》黄龙汤。
党参功效与作用
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抗癌、降压、抗缺氧、抗衰老之功效,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适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溃疡、贫血、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
党参所含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又能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其所含的锌可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性功能。
西洋参和党参:二药均有补气生津功效。西洋参性寒,善清肺火;党参甘平,善益脾气,一清一补,机理各异。
人参和党参:二药均味甘,入脾肺二经,补脾益肺,生津养血。人参微温,性偏刚烈,功宏力强;党参性平,不温不燥,作用平和。功效虽同,程度有别。
1、党参能抑制或杀灭麻风杆菌:党参、重楼(蚤休)、刺包头根皮(?木根皮)各等量。将党参、重楼研成细粉;再将刺包头根皮加水适量煎煮三次,将三次煎液浓缩成一定量(能浸湿党参、重楼细粉)的药液,加蜂蜜适量,再将重楼、党参细粉倒入捣匀作丸,每丸15克重;亦可作成膏剂。日服三次,每次一丸,开水送服。(北京中医学院《新医疗法资料汇编》)
2、党参治泻痢与产育气虚脱肛:党参(去芦,米炒)10克,炙耆、白术(净炒)、肉豆蔻、茯苓各7.5克,怀山药(炒)10克,升麻(蜜炙)3克,炙甘草3.5克。加生姜二片煎。或加制附子2.5克。(《不知医必要》参耆白术汤)
3、能清肺金,补元气,开声音,助筋力:党参克(软甜者,切片),南沙参半斤(切片),桂圆肉克。水煎浓汁,滴水成珠,用磁器盛贮。每用一酒杯,空心滚水冲服,冲入煎药亦可。(《得配本草》上党参膏)
4、党参治小儿口疮:党参50克,黄柏25克。共为细末,吹撒患处(《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
5、中气不足,内脏下垂:党参、炙黄芪各15克,白术9克,升麻5克。水煎服,每日1剂。
6、热病口渴,口干舌燥:党参与枸杞子(2:1的比例)混合制成参杞冲剂服用,有益气生津之效。
7、党参能治原发性低血压:党参6克,黄芪6克,五味子、麦冬、肉桂各3克。研粉吞服,每次6克,每日3次,连服30日。
8、治服寒凉峻剂,以致损伤脾胃,口舌生疮:党参(焙)、黄芪(炙)各10克,茯苓5克,甘草(生)2.5克,白芍3.5克。白水煎,温服。(《喉科紫珍集》参耆安胃散)
党参炮制方法
1.党参片: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米炒党参:将大米置热的炒药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投入党参片拌炒,至党参呈黄色时取出,筛去米,放凉。(每kg党参片,用米20kg)
3.蜜炙党参: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与党参片拌匀,闷透,置热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黄棕色,不黏手时取出,放凉。(每kg党参片,用炼蜜20kg)。
4.麸炒党参:党参g,麦麸50g。将麦麸置锅内,加热至锅起烟时,放入党参段,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即可。
5.净党参:将党参用水润透,去芦头,切成2厘米长的段,晒干。
药理研究
党参含甾醇类有:α-菠菜甾醇、豆甾醇、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豆甾醇-β-D-葡萄糖甙、α-菠菜甾酮、豆甾酮等。糖和甙类有:菊糖、果糖、四种含果糖的杂多糖。丁香甙、β-D-吡喃葡萄糖己醇甙、α-D-呋喃果糖乙醇甙。
生物碱及含氮成分有:胆碱、正丁基脲基甲酸酯、党参酸、5-羟基-2-羟甲基吡啶、烟碱。挥发性成分有:己酸、庚酸、辛酸、壬酸、十二酸、壬二酸、十四酸、十五酸、十六酸、十八酸、十八碳二烯酸、2,4-壬二烯酸、正十五烷、α-姜黄烯、正十七烷、正十八烷、正十九烷、正廿一烷、正廿二烷、十四酸甲酯、十五酸甲酯、十六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蒎烯、十六酸乙酯、辛酸甲酯。
尚含三萜类及其他成分:蒲公英萜醇、乙酰蒲公英萜醇、木栓酮;苍术内酯Ⅱ、Ⅲ;丁香醛、香荚兰酸、2-呋喃羟酸酯、党参内酯、5-羟甲基糠醛、5-甲氧基糠醛。
此外,亦含铁、锌、铜、锰等14种无机元素及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
川党参含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微量生物碱、多糖、菊糖、皂甙。
新疆党参含党参碱及党参次碱。
党参有抗胃黏膜损伤作用,该作用与其增强黏膜的细胞保护作用、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有关。党参正丁醇中性提取物水溶性部分为抗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有效分离物。有报告认为,党参对胃酸、胃蛋白酶等胃黏膜损伤因子的抑制作用,亦是党参抗溃疡作用的机制之一。实验表明:党参煎剂10g/kg十二指肠给药,6小时能使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量、总酸排出量、Na+排出量减少。党参的正丁醇提取物对大鼠基础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水醇沉剂20g/kg十二指肠给药不仅可显著抑制大鼠基础胃酸分泌,还使由毛果芸香碱、组胺和五肽胃泌素引起的胃分泌活动、胃液分泌量、总酸排出量及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下降。并能明显抑制应激大鼠胃组织中组胺含量降低和5-羟色胺的增加。党参多糖mg/kg给大鼠灌胃可显著降低胃液、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但mg/kg则仅能抑制胃酸分泌。
党参对胃肠运动亦有一定的作用。党参水煎醇浸剂浓度在0.02~0.16g/ml时,对乙酰胆碱激动剂有拮抗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但是党参制剂在低浓度时对组胺、氯化钡无明显影响。有报告认为,不同浓度的党参能使离体豚鼠回肠有抑制或兴奋两种作用,可使回肠张力升高,或先降后升。其收缩幅度变大、频率变慢,并能持续较长时间,且呈量效关系。对乙酰胆碱、5-羟色胺、氯化钡亦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尚有报告指出,不同部分党参的药理作用亦有差异,党参的Ⅲ提取物(皂甙)除了对乙酰胆碱外,对其他激动剂如5-羟色胺、组胺、氯化钡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党参的Ⅴ提取物则除5-羟色胺外,对其他激动剂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有人认为这一结果可能是党参的皂甙成分对肠道运动调节作用所致。党参制剂静脉注射对正常大鼠及用新斯的明增强了的胃蠕动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蠕动波幅度降低、频率减慢,在给药量为3~12g时,其作用呈量效关系。
文县纹党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它的化学成分含有生物碱、蔗糖、菊糖、葡萄糖、淀粉、黏液质及微量元素、维生素Bl、B2等。兰州医学院中草药化学教研室化验纹党含有21种微量元素,其中12种为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特别是硒的含量较高,硒能抑制癌发病率。纹党中含有很多糖,经药理证实,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低毒免疫促进剂,对肿瘤、心血管疾病及放射病等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据药典《本草正义》记载,纹党性能与人参相去不远,是党参中的上品,“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燥之弊”。因此,纹党除有补中益气、健脾强身作用外,还对脾胃虚弱、血气亏损、体倦无力、贫血、白血病,妇女血崩、产后诸病有显著的疗效。
紫荆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