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哥探幽丨运城盐湖,少不了的咸味吉林日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早就听说在三国名将关云长的老家山西运城有一处号称“中国死海”的咸水湖——盐湖,心中萌生向往之情久矣,这次有机会来运城,自然要去一睹芳容。来到运城之后才发现,原来这盐湖就在身边。当地的许多建筑、工厂、村庄都围绕在盐湖的四周,就连这里的许多特产的名字也与之息息相关,像什么“盐湖福同惠”“盐湖相枣”“盐湖羊肉卜”等等。盐湖南依中条山,北靠运城城,由鸭子池、硝池和盐池等数个池子组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盐产地之一。早在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就曾对它有过这样的记载:“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亭,潭而不流。水中食盐,自然印成,早取夕复,终不减损。”据现代人测算,盐湖已有多年的历史,面积约平方公里,储盐量可达多万吨,白钠镁矾多万吨,硫酸镁近百万吨,可以说是一处天然的重要化工原料宝库。当我亲眼目睹了盐池之后,我还是被它的宏大所折服了。只见一片带有暗绿色的湖水,在天风的吹动下,掀起一排排的浪涛,向岸边猛扑过来。由于我们来时天气不太好,天空中阴云密布,云层厚重,地面上风很大,吹得我们不得不压低头上的帽子,以防被风吹到湖里去。湖里的浊浪裹挟着咸水湖特有的咸味道,毫不留情地灌满我们的鼻孔。相传舜帝曾在盐池附近建立都城,而食盐是其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古时制盐主要是靠大自然的力量来完成的,也就是要依靠日晒、自然风干和水量蒸发,才能形成盐的结晶。也就是说日晒和风吹这两个条件在食盐的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到了唐代,盐的生产开始采用一种叫作“垦畦浇晒”技术。就是将盐池边上的土地整划成方块田,围以土垄,将池水注入其中,经风吹日晒,使浅浅的畦中水快速风干、结晶,从而使得盐的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盐池也成为陕、晋、豫等地区重要的食盐来源。但是解州盐池所产的食盐,因湖水中含有一种叫做芒硝的物质,吃起来略带一点点苦味。与沿海地区生产的食盐在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可那个年代沿海地区到内陆的运输是一个重大的障碍,尤其是西北地区,食用盐主要还是依靠盐池生产的盐。有一失必有一得。因盐池湖水中的硝芒一到数九寒冬,经西北风一吹就开始在湖面上形成一层厚厚的结晶,远远望去犹如白雪。要知道,芒硝这东西是制作黑火药不可或缺的材料。正是由于盐池出产盐和芒硝,从而使这里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食盐从这里“西出秦陇,南过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尽管有中条山阻隔,但依然阻挡不住运盐人匆匆的脚步,使这里成为辐射全国的重要食盐运输中心之一。因此,朝廷在中条山青石槽建了一座锁阳关,在盐池畔兴建了城镇,取名“运城”。从此,一座因贩运食盐而生的城市,在盐池旁诞生了。其实在国内,不仅运城这一座城市是因“运”盐而产生的,还有像四川自贡,便是因其有一口盛产优质盐的井——大公井,而在年建市时,取其“自流井”和“贡品盐”之意而命名为“自贡市”。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盐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提高。如今含有芒硝成份、略带苦味的食盐,已于年停产,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优质的岩盐和海盐。盐的用途也更加广泛,如今市场上出售的不仅仅有食用盐,还包括调味盐、沐浴盐、洗发盐、活性盐、融雪盐等等。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悦江哥口述/供图编辑:赵树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wx/11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