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为什么要孝如何尽孝

《百孝篇》开篇曰:“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孝经》中也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百行之源,孝是八德之首。可见,孝是多么的重要。

  什么是孝?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是《说文解字》这本书对孝的阐述。前一句是说晚辈对长辈的敬与养称为孝,孝是子女的本分。后一句主要说“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子承老”,“承者,奉也,受也。”是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父母那里诞生出来的,然后不断接受父母的养育,长大成人;成人后应该对父母不断的奉献,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因此,子女要无条件地赡养和尊重父母,孝顺父母。并且,生养教育下一代,延续做父母的使命。每个人都在这样的家庭序列中变换角色,完成“子承老”的“奉”和“养”这两方面任务,这既是孝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和人生大事,也是人的道德根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为什么要孝?

  水有源,源远流长;树有根,根深叶茂。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母亲怀胎十月,妊娠呕吐,吃不好,睡不好。身体不舒服,生病也不敢吃药打针,唯恐伤着腹内胎儿。

  生产时,母亲痛得撕心裂肺,闯的是“生死关”。儿女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

  乳哺两年,母亲喂给孩子的乳汁就是母亲的血呀!每个孕育过孩子的女人死后的骨头都会由白变灰,那是因为孕育、哺乳孩子流失大量的钙质所造成的。母亲这个恩德,当儿女的粉身碎骨都难以报答!

  不仅如此,父母还要为初生的孩子擦屎把尿,不嫌累、不嫌脏,孩儿哭一声,赶紧察言观色,是冷、是热、还是病了,马上抱在怀中,不转眼珠地看,生怕小孩受委屈。

  孩子再大些,父母教小孩说话、走路、吃饭、穿衣和读书写字,讲做人的道理。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又接送上学——“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就这样,读完小学上中学,读完中学上大学。父母的关爱一路伴随孩子成长,直到立业、成家、生子,有了自己的生活。而做父母的却默默付出,驼了背、弯了腰、白了头,从来不图回报。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就算我们付出全部去孝顺父母,也难以回报。

  都知道“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现在的许多子女们总是习惯于父母的给予,稍不如意就顶撞父母、怨恨父母,却从来没有想想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的寿限和子女的寿限难以确定,子女全心尽孝还能有几年呢?要在父母有生之年及时尽孝,不要追悔莫及啊!

  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拿出我们的良心去找父母当年慈爱子女的心,从这一刻起孝顺父母,以补过去不孝的重罪吧!

如何尽孝?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孝身

  首先,养父母之身,也就是孝“身”,要在父母的衣食住行上留心、用心。

  衣:四季更换的衣服要为父母及时准备好,款式、颜色、价格都要买适合老人品味的,老人若是不愿穿,就是不适合。

  食:让老人口福不缺。老人想吃什么,就马上给老人准备,尤其是新鲜水果一上市,瓜果梨桃都买给父母尝尝鲜。要考虑到老人运动量小,消化功能减退,多给他们做些好消化的食物。要确保食物少盐、少糖、少脂肪,既健康又美味。

  住:要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给老人提供最好的住所。如果与老人同住,尽量把阳光充足、空间较大的房间让给老人住。老人睡眠轻,稍有响动便睡不踏实,要尽量给他们准备大—点,质量好一点的床。

  行:人老腿先老,行动要有人搀扶。主动给他们买些辅助工具,比如拐杖和轮椅。多陪老人出去散散心,领着他们去旅游或是去附近的公园走走。

  其实儿女稍微留一下心,就会知道父母需要什么。这时,马上给老人奉上,让他们享用。

  在奉养父母衣食住行的时候一定要诚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只是供养父母,若不诚敬,则与饲养犬马没什么区别。

  给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只是一种义务,还不算孝。“孝”是真心诚意的付出,是尽自己的本分,让父母放心,不给父母添麻烦,才算真正的孝。

  孝心

  处处顺父母的心,称之为孝“心”。

  “顺”即顺从接受父母的言教,让父母安乐,放心。人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就多了,我们要理解老人的心情,顺老人的心。

  “父母所爱之物,我必爱之;父母所爱之人,我当敬之;父母所愿之事,我当奉之。”意思是告诉人们,一方面让老人想到我们就高兴,不让老人牵挂,让老人放心;另一方面,要帮助老人解决他所牵挂的事,让老人安心。

  子女要做到身体健康、品德高尚、夫妻和睦、建功立业。《孝经》中这样论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要特别地加以爱护,不能轻易损伤,这是孝的开始,是基本的孝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就是说,如果做事遵循自然规律,扬名后世,彰显父母的恩德,这是孝的最高标准,是圆满的、理想的孝行,是对父母养育的最好报答。

  相反“德有伤,贻亲羞。”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做出伤风败俗的事,不仅让父母担心,还会让他们羞愧难当,是大不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成家后,夫妻和睦,幸福美满。然而夫妻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不管矛盾大小,都要及时化解,不要向父母传舌、告状,要报喜不报忧。夫妻共同孝敬双方老人,才能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让老人安心,要做到急父母所急,想父母所想。父母如果生病住院,难免着急上火,这时,子女不仅要把钱准备充足,还要耐心伺候,“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老人的心愿要尽力达成,比如老人想要祭祀,就要陪老人一起去,如果老人行动不便,也要以最大的虔诚心想方设法替父母完成。再比如老人多半都会牵挂自己的后事,要给老人选择称心的墓地,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顺从父母要有原则和智慧。当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儿女如果盲目顺从,使他们陷于不仁不义的地步,那不算真孝。但也不要当面顶撞,应小心劝导他们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如果父母不接受劝告,可以等他们心情好些时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还是不肯接受,可以用哭泣、下跪等方式使他们觉悟。即使因此被责怪,也绝不起怨恨父母的心,更不把父母的过错向外宣扬。应该把他们该做的事情完善起来,这是为父母补漏,这样才是把孝道尽真了。

  再来就是先改变自己的性格,再顺父母的性格,才是真孝。

  想尽孝,必须改掉脾气禀性,要有好性格。光心好,而性格不好,孝道也行不圆满。比如,有一个孩子给老人买来好多水果和点心,因为老人把水果给孙子们分了,孩子便生气了,把水果丢在地上,气得老人暗自落泪。说他不孝,好像冤枉了他,可这样怎能算真孝顺呢?所以,缺乏心性修养的人,很难把孝道尽圆满。顺父母的性格,就是按照父母的性格特点,随快随慢,使老人天性和乐,面无愁容,不使老人生烦恼。

  孝志、孝言、孝色

  另外,还有孝志、孝言、孝色等。孝志,是按照老人的志向去做。孝言,是在老人面前说话态度和蔼,不大吵大叫。孝色,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在老人面前都要笑呵呵的,和颜悦色。大孝难,孝色更难。虽然难做到,但要尽力去做好。

  最后,要常把圣贤故事读给老人听,让老人安心、快乐;同时,子女不管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不孝。要继承祖业,弘扬家风,立志超过前辈。

  孝还可分为小孝和大孝;近孝和远孝。小孝孝于庭闱,大孝孝于天下;近孝孝于一时,远孝孝于万古。

  林则徐说:“不孝父母,供神无益。”所以千里烧香,不如在家孝顺爹娘。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家、恪尽职守,最终建功立业、服务大众,这才是孝的圆满结果。

人能把孝道行到圆满了,家和业兴,国家安定。就是由小孝扩充到大孝,近孝推及到远孝。全社会的老人皆得其养,得享有子之乐,全得欢喜之心,以达到不独亲其亲的和乐景象。

世界上,你亏等的那个人是你妈

把一个人放在不同的轨道上,

这一生就会不同,

你决定把自己放在哪个位置?

人在世的时候要对父母好点,

别让父母总是为之操心,

父母不需要你挣多少钱,

但他们很需要子女的陪伴,

因为子女是父母最深的牵挂。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

这世间就再没有任何人,

会毫无保留的真心真意地疼爱你了。

当你再去回忆和父母的一点一滴的时候,

是不是会流泪满面?

是不是在父母的坟前哭得肝肠寸断?

没事的时候要常回家看看,

他们只需要你回家而已,

别把时间都花费在娱乐上面,

那些娱乐场所的朋友不值得我们去深交。

请记住,酒吧不是家,

KTV也只是消遣而已。

别让父母眼睛望穿了,却还看不到你。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

假如父母真的走了,

就再也没有谁会,

心无杂念对待你了,

所以,别伤父母的心,

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里,

成功多给父母一些快乐,

别说自己没时间,

别说自己工作忙,

教育别老是把时间都用在了其他人身上,

要知道爸爸和妈妈都只有一个

失去了朋友可以再找,

工作没有了可以再找,

甚至连心脏没有了,

都可以重新换一个……

但是父母没有了,

到哪里去找呢?

生活,善待父母,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

的两个人都走了,

那么我们也就不会有遗憾了,

因为在父母在世的时候

自己已做了该做的…

⊙注:本文由“万病不求人”综合编辑,为爱分享,禁止未授权转载。

岳美中教授的7首经验方(干货)

岳美中教授(公元~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提携后学,诲人不倦。年秋,岳师身患玉病,医院病榻上,令其小女沛芬示余验方手册,嘱余抄录,以作学习研究之用。

该验方乃年1月岳师任唐山市中医公会主任时所搜集到的该市名老中医经验方,其中并有岳师本人的经验医方七首。现恩师作古已近八周年,建伟不敢自秘,特将岳师经验医方加以按语披露如下,但愿效方不致湮没,造福于民,是为至盼。

★治停饮胁痛方

清半夏9克,毛橘红4.5克,云苓片9克,炙草4.5克,川枳壳3克,玉桔梗3克,水煎服。

若表面有肿痛者,可加白芥子3克。

按:方中半夏、橘红、茯苓、炙草即二陈汤,主治痰饮为患。枳壳、桔梗一升一降,斡旋气机,使气化则痰饮亦化。朱丹溪云:“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不能达”,加入白芥子,则能去胁下及皮里膜外之痰,最宜于胁肋表面肿痛者。据岳师经验,病重者,可重用白芥子至12克,疗效迅捷。全方貌似用药平淡,实具和缓之风,于平淡中出奇制胜,善治停饮胁痛(即湿性肋膜炎)之证。

★治便血方

主治男妇老幼大便下血,日久不愈,无腹痛者。

木耳炭30克,柿饼炭30克,内金炭30克,陈皮炭15克。共为细末,每服3克,白开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服过一料有效时,再继续配服。

按:大便下血,无腹痛,多由肠燥阴络受伤,故用木耳炭(黑木耳炒炭存性)、柿饼炭润燥宁络,凉血止血。“络乃聚血之所,久病血必瘀闭”(《叶案存真》),故又配合鸡内金炭、陈皮炭化瘀理气,使血气调畅,血止而无留瘀之弊。

★治胃痛方

主治胃神经痉挛作痛,因忿怒易发者。

甘松60克,香附90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白开水送下。

按:方用甘松甘温,理气止痛,《开宝本草》谓其“主恶气,卒心腹痛满,下气”。配合香附理气解郁,辛散宣通。作散剂服,则温香行散,力专效速。然辛香伐气,虚痛者忌之。

★治伤寒感冒方

粉甘草6克,冰片3克。共为未,在六日内以少许点目内眦角,六日外点两眦角(男左女右)。

此方系罗兆琚所传,屡试颇效。

按:伤寒感冒则经脉壅闭,血气不通。方中重用粉甘草“通经脉,利血气”(《别录》),少量冰片辛主发散,通利诸气。点于目眦,以目眦属心,直入心经,使经脉通利,血气调畅,寒邪自解,盖心为阳中之太阳故也。岳师此方来自罗氏所传。

★治发际疮方

川羌活9克,防风9克,白芷9克,菊花9克,连翘9克,银花9克,红花6克,川芎6克,花粉9克,蜈蚣1条,赤芍9克,甘草6克。水煎服。重者用蜈蚣3条,再加全蝎1.5克、乳香15克。

按:发际疮生于项后发际,形如黍豆,顶白肉赤坚硬,痛痒难忍,破溃则流脓水,此由内郁湿热与外感风邪相搏而成。方中羌活、防风、白芷疏风胜湿,银花、连翘、菊花疏风清热,赤芍、川芎、红花活血通络,花粉清热消肿,蜈蚣祛风解毒,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病重者除重用蜈蚣外,再加全蝎祛风逐邪,以解疮毒;乳香消散疮毒,活血定痛。若疮已破溃及脓血过多者,不可再投本方,恐其复开走泄之路,重伤津液。

★治妇人乳痈方

黄芩6克,黄柏6克,干姜6克,甘草6克,椿白皮1克。

共为细面,用黄米醋调好,箍干患处,再用乌青布绷之,隔一二日肿消痛止,且无后遗症。若七日后疮溃出头,仍肿硬,则以人乳汁调箍之、须留溃孔处,使出脓,亦可令肿痛处早好。

禁忌:乳癌结核、乳疽,不肿硬者不可用。

按:妇人乳痈多属阳热实证,故用黄芩、黄柏、椿白皮苦寒清其阳热,甘草清热泻火,疏通经脉,反佐以干姜温通宣络,用黄米醋调敷患处,功能消散痈肿。若疮溃出头,则改用人乳汁调敷,具有生肌之效。至若乳癌、乳疽,病势深重,则非本方所能奏效了。

★治暴发火眼方

主治:眼受外邪,赤肿疼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者。

酒军9克,芒硝9克,柴胡6克,酒归尾9克,生地9克,黄芩9克,荆芥6克,防风6克,赤芍9克,栀子9克,菊花9克,连翘9克。水煎服。忌食鱼腥。

附:外用熏洗方:荆芥、防风、蝉衣、僵蚕各等分,水煎熏洗之。

按:暴发火眼,源由风热上攻于目。故本方以荆、防、菊、翘疏散风热,芩、栀苦寒直折,硝、黄以下为清。目为肝之窍,目得血而能视,又用生地、归、芍凉血活血,柴胡必经,且能发散火郁。至于外用熏洗之方、亦不外乎疏风散热。盖伏其所主,必先其所因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赞赏

长按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jb/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