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第七周middot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qsnbdf/200110/7745188.html

所以,用經方這種事情要很小心,有的時候我們在開藥的時候——我們是指我跟陳助教啦。在開藥的時候,有時候藥吃下去,會問你:感覺有沒有好一點?感覺有沒有好一點?這個有時候你想要知道到底有沒有打對。因為沒有打對的時候,繼續吃看起來很溫和的藥,有時候還是有副作用的。

那它後邊就講到說,桂枝湯這個方子變化無窮哦,這個加減出很多方,那我們之後都會看到,所以沒有關係,我們就知道一下。

那下麵一個汗後致虛救法。這個是曹穎甫的夫人呢她吃了藥發表,吃了桂枝加浮萍湯之後呢人虛了,所以就吃一些補救的藥,那個藥方後面用了生薏仁,那他為什麼要開這藥?後邊都有講解。這個也是還好,不需要跟同學說太多,我只需要說,像曹穎甫這種開經方的老手,老手有老手的開藥的一些開業之法。什麼叫開業之法呀,比如說我們在家裏面讀《傷寒論》,我們會說,哎呀,這桂枝湯真是很龜毛的一個方啊,吃下去要自己在家裏面蓋被、加衣服、喝熱水、熱水不行要喝熱稀飯然後才發汗對不對,那你想想看像曹穎甫這種開業醫生,他怎麼能叫他們來看病的這些所有的病人都要做到那好呢?對不對,所以乾脆他就開藥的時候加些浮萍,讓你保證發汗,那比較簡單嘛。但是呢,也就是因為那種保證發汗,所以他太太吃了之後,發汗太多人虛了。那他太太虛了,因為他太太也是醫術很好的人呐,所以就說,哦這個藥我需要加附子哦,如果這帖熟附子不會有效,我下帖要加生附子哦,這是也是很夠力的人哦,所以呢,然後他又沒有加大棗,因為桂枝湯如果有加紅棗的話,那個身體的水份不會流失得那麼凶,所以他就……後面就有解釋,這個醫案最後一段就有講說,最後是為什麼要加什麼藥哦,所以,這個就是同學就是稍微知道一下說,有些人虛的時候要怎麼救。

但是這個,是不是一定要這個方子,真的沒有關係,真的沒有關係,所以這個方同學看懂也好,沒看懂也沒關係。因為我們一般來講啊,如果發了汗之後,人陽虛,如果是出汗不止的話,那是用桂枝加附子湯。那如果是這個人陽虛到好像也沒有表症了,可是莫名其妙又燒起來,這種陽虛的發燒我們就用真武湯哦。《傷寒論》裏面,他本身發汗發過頭了要怎麼救,它有很清楚的說明,所以曹穎甫的這個方,我們就參考一下也就可以了,就是不用太緊張的說,這些方子一定要怎麼做,沒有關係的。

那接下來這個方子,他是這樣子,他是這個人來的時候呢是桂枝湯證,所以呢,他們就給他開了個桂枝加浮萍湯,這是基本的開法。可是呢曹穎甫呢他就又開了一帖方,說如果你吃了這個方發了汗啊,燒還不退的話,那你就吃下一帖方。這下一帖方,他這個第一個藥是生川軍,這個軍是指將軍,將軍之藥是大黃,所以生川軍就是生的四川產的大黃。因為四川產的大黃我們說是錦紋大黃,它外面條紋很花,看起來很漂亮,所以四川產的比較好。那這裏面大黃、枳實、厚樸、芒硝、生甘草都有。這是什麼?這是調胃承氣湯加小承氣湯加大承氣湯,俗稱的三一承氣湯,這三合一洗衣粉一樣的承氣湯哦。

為什麼要在桂枝湯之後開三合一承氣湯呢?他說因為呢,他在這個病人身上看到他的舌苔呢又黃又厚。那,當我們看到一個太陽表症的病人來的時候啊,我們看到這個人如果已經有這種上火的症狀,那我們就要想說,這個病人他可能已經津液不太夠了,所以人在上火。那一個身體比較燥熱的人,其實通常以《傷寒論》的觀察角度來講,就是說這個人的太陽病很快會轉入陽明區塊,陽明區塊就是發高燒大便不通。那當然轉入陽明區塊,一開始轉的時候應該是用白虎湯了。可是,陽明區塊轉到比較底的話,它變成便秘的時候,那要用承氣湯。就用承氣湯把那個大便瀉下來,那瀉下來同時,從腸道的內側把病邪拉走。因為曹穎甫很喜歡這樣開,因為他覺得,他常常覺得病人很窮困,多來一次看醫生多一次花費,所以通常就寫兩個藥單。如果你後面沒這個變化就不要吃第二帖,有的話就吃,這樣子,所以他就在看到一個身體實際上很燥熱的太陽病患者的時候啊,他就已經可以看到,這個患者很可能接下來就轉陽明瞭。陽明實熱可以用清瀉的方法,所以把第二帖藥也開好哦,這是臨床上面比較熟練的經方的醫者大概會這樣想。他就說,其實舌苔黃厚是一個點,他說,不然的話你說這個人本來就在開始要便秘了,或者口渴了,或者是額頭上痛了,因為陽明病的時候,通常頭痛痛在這個地方(指額頭),所以這些徵兆都出來的時候呢,你開藥就可以把它先開好,免得病人再多來一趟,這是一個開業術。然後在這一個醫案的最後那一段呢,曹穎甫就說,他在臨床上面是看過所謂的7日週期的哦,所以,我們之前講到這7日週期,在今天我們現代的社會好像不太明顯。但是至少在民國初年的時候,曹穎甫看到的7日週期還是存在的,所以我們今天,可能我們的體質真的是有點差了哦。

那再來呢下麵一個案子也是一樣。它是辯證也是一個桂枝湯的證,可是呢,他覺得,跟著吃了桂枝湯之後說,他大便就不太通,那他判斷說,這個病就叫做“脾約”,脾約就是陽明病的幾種大便不通的這個三種之一。

脾約就是說,這個人他的消化道裏面的津液不夠,所以大便都幹在裏面了。那治療這個脾約的話呢,我們通常是開一個比較潤消化道的藥,就是麻子仁丸,這將來陽明篇會教給同學的。之後呢,就用芒硝配麻子仁丸,把這個藥吃下去,然後大便通了,就是等於是,還是太陽治了之後又有一些殘餘的邪氣轉到陽明區塊去了。那這樣子,那至於芒硝要用不用這個問題呢,那以後我們教到陽明篇的時候同學就會……,其實不用到陽明篇,我們就可能遇到承氣湯了,那時候可能就要跟同學講芒硝是怎麼一回事,那現在知道這個道理就好。

從這幾個醫案,同學可以看到這個感冒的轉法,跟哪一條經上的感冒會轉到哪一條經,它的徵兆在哪里,同學先記得這一點就好了。因為我們現在真的是初學哦,我們才在學桂枝湯,對不對?《傷寒論》一百多個方,我們現在還在第一個方爬爬摸摸哦,所以同學們不要急啊,不用說,我們今天就要把《傷寒論》悟透啊,就是看到一下,有一些重點同學記得一下就可以了。

再來一個案子哦,吳佩衡。吳佩衡也是民國初年的“火神派”的一個分支哦。這個醫案的特殊的點是什麼呢?他是啊,基本上這個孩子的病是驚風。這個說是驚風,也可以說是這個發燒其實已經早就超出我們一般說的桂枝湯的範疇了,這個發燒已經很像是腦膜炎,很像是小兒麻痹了。就是這個小孩已經是發燒到僵直、抽搐、眼睛翻白了,那這個本來是一個早就超過了桂枝湯的使用範疇的一個症狀。如果是我們大人得這個病的話,我們根本就直接《傷寒論》翻到後面的《痙病篇》。痙,就是全身僵直、痙攣。就直接翻《痙病篇》去醫了,根本不用到桂枝湯了。可是呢,這個抽搐僵直的小孩呢,他的舌頭紅紅的而舌帶白,就是他的舌苔還是白的,因為《痙病篇》是一個有點像是太陽病跟陽明病加在一起的病,所以通常到了痙病,人的舌苔都會比較黃。而這個小孩子舌苔還是白的,而他的脈還是浮緩的,那這個時候,作為一個醫者呢,他就會面臨到一個選擇的點了。就是究竟我要開痙病那邊的方,麻黃葛根那樣子用呢,還是照他現有的症,我們開桂枝湯呢?因為舌苔白,脈是浮緩的,然後好像還出得了汗吧,所以,他在這樣的思考中覺得,他的症狀來講,還是有桂枝湯的證存在。那是不是能夠把這個衛分的風邪拔掉了以後呢,就可以好呢?所以呢他就覺得說,這個小孩子的桂枝湯的風邪呢阻斷了這個太陽經的經氣的運行,才會有這種後腦勺僵直的這種狀況,所以他就以桂枝湯的症狀開了桂枝湯,然後小孩子就好了。當然,他開的時候呢,他就有先把一撮米放下去一起煮,就省得再喝粥了,就這樣的小孩子沒時間喝粥了。那另外就是,這個小孩子呢雖然只有一歲半,可是他的桂枝啊、芍藥什麼都開足10克,10克就我們現在劑量的3錢左右,對不對,那是大人一碗的劑量哦。就一歲半的小孩子跟大人比,其實體級、體重是差很多的。可是他開的是大人的桂枝湯的份量,也就是他用了這麼多的桂枝湯,去處理這麼小的一個孩子身上的病,他認為說桂枝湯開到這麼夠的時候,大概可以把它清得乾淨,就不用用更厲害的藥了哦。那這樣子同學就知道一下。從這裏開始,這些醫案就有開始跟同學在溝通的所謂經方派的人如何“抓主症”的問題。

其實有的時候啊,我們在臨床的時候,很多事情自己的開藥,自己也覺得有一點不太能夠理解自己在幹什麼,說真的有時候會這樣。就好比說,這個病人來哦,他可能你說他的症狀這個這個加起來,你覺得是桂枝湯的症,然後這個這個加起來又覺得是別的湯的症,那你到底是應該這個湯還是這個湯?那我們臨床在試驗的時候往往覺得說,好像這個湯有效,那個湯也有效。就是當他症狀都俱足的時候,A或B往往是都有效的。就是好像他的病是一座建築物,你把那建築物拆掉這幾根它會垮掉,拆掉那幾根它會垮掉,有點像就這個樣子。

那但是呢,相對來講,這個病一定要開什麼方,經方派的學習者不可以跟任何人去吵架。因為一個時方派的人,他可能跟你開的藥路子很不一樣。但是,他有他看到的主症,甚至另外一個跟你一樣去學經方的人,他跟你開的藥不一樣,那也可能你注重的是這幾個主症,而對方注重的是另外幾個主症,所以開的方子就不一樣。我們只能理解,說對方是從那幾個主症去思考,而我是從這幾個主症去思考,但是可能還沒有到可以去辯論誰對誰負的這個地步哦,還沒有。因為往往是都有效,或者是吃了他那個方,那個方的症狀都沒有了,然後再吃這個方,有時候也是這樣的。

那再來呢,這個範中林的這個方子啊,這個基本上也是治風濕的了。這個同學就不用管是不是桂枝湯了,因為他是一個基本上是風濕病。那他為什麼要用桂枝湯做底子去加一些祛風祛濕的藥呢?他是因為,這個病人呢他的主症是有除了風濕這個酸痛之外呢,他還有怕風跟沉重感。那既然怕風,我們就會覺得那桂枝湯治的那個衛分有風邪這件事還是存在嘛,那所以桂枝湯把他怕風這件事情給解決一下,說不定風濕就可以好些了。那他桂枝湯開下去以後呢,那治風濕的什麼威靈仙、木瓜也給他加下去。像牛膝呢,一方面它本身就有一點通經絡的效果、祛濕的效果,另外方面牛膝能夠把藥性往下麵拉,如果你的病是在腿的話,我們才會加點牛膝。那威靈仙是一個祛風濕很溫和的藥哦,任何人吃都是很難吃壞的。那木瓜我們中醫一般是會用在那個抽筋的時候,這個木瓜可以讓筋鬆開來。就是這組合上面,我們一般祛風濕的藥威靈仙木瓜都可以加,那他這個就掛在桂枝湯裏面用了,然後就好很多。

然後接下來再開一個方裏面呢,加這個紫蘇葉跟防風跟法半夏。那這個防風跟紫蘇葉比較是驅風嘛,把這個風濕驅走一些,我們一方面繼續驅風,一方面要這個人不要再受風,所以用一種把風從裏面往外推的比較溫和的藥,來擋風。那有的時候風濕,我們裏面會有一些水的代謝不良,那些代謝不了的水要摘掉,要用一些祛痰藥,那我們不是用半夏就是用白芥子,就是可以把那個已經代謝不良變成痰那個水把它摘掉,所以,那這些加減都我們還沒有很認真在學,沒關係。但是就知道說,其實桂枝湯啊加減一下大概也可以處理到治風濕啊,那其實這個東西不是說桂枝湯加減的問題,就是《傷寒雜病論》裏面治風濕的那些方子,什麼甘草附子湯,桂枝附子湯什麼的等等,都是幾乎都跟桂枝湯藥差不多,就是桂枝湯的桂枝然後再加白術,再加附子,再加什麼,就是差不多這些加減啊,所以張仲景治風濕的藥本來就是桂枝湯底子的結構是存在的,所以他這邊他有比較詳細的說明,說加什麼藥是為什麼啊。那他最後的結論是說,傷寒之中有萬病哦,仲景約法,能合諸病也。這個東西就是學經方到後來啊,你可以說我們開藥有些蠻橫,也可以說我們很厲害。就是《傷寒論》這本書呢,絕沒有包含全世界所有的病。可是呢,如果你對這本書已經非常熟了,你大概會有一種職業病,就是說好像那個你家掉了斧頭,懷疑是誰偷了,就覺得看起來是小偷,那就是有這種能力。就是不管什麼人、什麼病都可以看到六經病的主症,然後就開藥下去,然後通常都能醫好,哦,結果是幾乎都能醫好。張仲景的書這點蠻好玩的,所以等到你有張仲景系統的那個職業病的時候,你可以在很多很多不同的病裏面,看到《傷寒論》裏面的一些重要的主症,然後用這些傷寒方下去醫,往往效果都很好啊,就是結論來講就是這樣子了。

那再來一個醫案啊,劉渡舟這個醫案,後面還有幾個很類似的醫案哦。就是他們有一種病,是一個人的左半身跟右半身完全不一樣。就是這個人呢,他可能身體左邊會出汗右邊不會,或者是左邊呢很熱右邊很冷,就是一個人好像從中間對切成兩半。這種病啊其實在我們中醫的醫案歷史上其實也很少的,現代人我想至少我們認識的人,你也沒遇到誰得這個病吧,對不對,就是這是一個很罕見的病。

可是呢遇到這種很罕見的病的時候呢,以一個經方的醫者要怎樣思考呢,那我們都說桂枝湯在中醫的各種藥方裏面有占到一個地位,就是桂枝湯所代表的是通調營衛的方劑,有沒有聽過這種說法?就是桂枝湯它能夠把營分跟衛分打通,這是一個桂枝湯它的代表作用。那麼,一個人左右的身體不一樣,我們是不是中國人都是說,右邊,人的氣比較往右邊,對不對,比較呈顯在右邊;人的血比較在左邊,所以當一個人左右很不一樣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這個人的氣分跟血分是有隔閡的,不能夠通的。那氣分跟血分你要找一個有代表性的東西來講的話,營跟衛它的相對,其實也像是氣跟血的相對,對不對?

所以氣跟血也好,營跟衛也好,陰陽也好,甚至將來學《傷寒論》再多學一點,我們會發現人的這個脾胃啊,其實脾胃就是中央屬土,對不對,土就是金木水火這四種能量的交融的地方,所以土也是一個陰陽混合之地,所以《傷寒論》裏面有一些病就是,你的這個土的能量不夠的時候,你的陰跟陽就會脫開了,也有這樣的情況。那當然,這裏說的陰陽不通哦,頂多說到脾胃這個土的不通,那個真正厥陰病的那個陰跟陽,陰在這裏陽在那裏,那已經離得很遠了,那這些都沒有用,這樣明白吧?

這個地方桂枝湯調營衛,調陰陽,調脾胃,這個調氣血,這都是氣跟血還靠在一起,其中這好像隔著一道牆哦,羅密歐見不到朱麗葉,那樣子的時候才能用桂枝系啊。那如果氣跟血已經是翻臉分家了,各走各路,那是厥陰病,那是另外算,那個要用當歸哦,把他叫回來,就是另外桂枝當歸湯在做的事情,或者是烏梅丸啊,重新把陰跟陽縫起來哦。

那這個氣跟血只是一個隔閡不通,出現這個症狀的時候,那我們就會用桂枝湯一發,哦,這個左右不一樣的病就好了,有人說經方有時候會產生一些所謂特效藥,要(治)左右不相通的特效藥就是桂枝湯。

那另外同學,有一個古代的醫案,有一個很奇怪的病,叫做“交腸”,這也是今天沒有人見過的。說這個人,小便從後面出來,大便從前面出來,就是他那個泌尿系統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尿是半固體的,然後大便就一直拉稀的,讓人覺得他是前跟後調換了。那這種很罕見的醫案從各個朝代抽出來看,發現好像幾乎就是五苓散在治了,而就是有時候,經方會偶爾在某些地方被當做特效藥了。

那接下來呢,後面一個皮膚瘙癢的這個case啊,是這樣子。絕不是皮膚癢這個病要用桂枝湯醫,同學要先知道。皮膚癢很多比較好用的藥,比如說,時方有消風散、有敗毒散;經方裏面有桂枝麻黃各半湯、或者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那些都是直接就可以拿來醫皮膚癢的。

因為劉渡舟呢是經方家,所以,他在這個皮膚癢的這個風疹的患者身上,看到他的脈是浮緩的,他是有汗出惡風的,所以,這樣子的話,這麼多的證據加起來,你會發現他的桂枝湯的主症比較扎實。相反的,皮膚癢這個主症比較不重要,所以就先從桂枝湯出手哦,所以就醫好了,就這樣子。

那至於說,這個大塚敬節的這個醫案啊,他這個是持續微熱。這件事情呢,當然他的脈是浮大而弱,基本上,他是把到了桂枝湯的脈,所以呢能夠這麼斷定。那斷定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讀《傷寒論》,後面還有幾條桂枝湯的這個主治我們還沒有讀到。就是桂枝湯呢,它在《傷寒論》裏面還治一種毛病呢,就是一個人無端端地會忽然出一身大汗,有沒有人有過這種經驗?就是說,每天下午或怎麼樣,就是忽然會出一身大汗。張仲景是說這樣的病叫做“營衛不調”,就是營氣跟衛氣不通暢,這個人才會有身體的不通暢,導致於忽然出現大汗的這種毛病。

那這個“營衛不調”為什麼會這樣子造成出汗,那這個我們後面再講。同學基本上就知道說,張仲景有提到“營衛不調”出大汗,這東西要用桂枝湯通調他的營衛才會好。那這個東西,同學我先提到說,還要講一下哦,日後還會講N遍。就是睡覺睡著了才出汗,那個叫做盜汗,不叫做自汗,那個跟營衛不調不是很有關系。盜汗的話,治本是要滋陰,或者要用桂枝龍骨牡蠣湯,或者是治標要用桑葉哦,那是盜汗。

那另外有一種是,這個人呢,他就是很容易出汗,動不動就一身汗,那個也不是忽然一陣的,那個是自汗,自汗是表陽虛。表陽虛的話我們是,時方是用玉屏風散,就是以黃芪跟防風為主。那經方是用桂枝加附子湯,那個意思是補這個表面的陽氣。那個都另外算,這樣明白嗎?就是桂枝湯的營衛不調呢,好像這個人是莫名的有一身汗,那種營衛不調的症狀才能夠從這裏證明它。那麼,那這個營衛不調的自汗,而且桂枝湯我們說,人受風邪,對不對,受了風邪人都會被激發一些身體所謂的抗病反應。也就是,當一個人衛分受風,或者是營衛不調,因為這兩個東西病機其實是很靠近的東西。有這樣的現象的時候啊,往往會產生一個症狀。這個症狀《傷寒論》沒有寫,但是在現代醫學的臨床會看到,就是這個人啊,我們本來一個健康、沒有問題的人、營衛通暢的人,他的營氣要分化到衛氣,他是沒有阻抗的,對不對?所以這個過程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我們不會感覺到的過程。可是如果一個人他營衛不調的話,他這個營氣要輸布到衛分啊,他身體要花力氣,而花的那個力氣的身體的能量的反應哦,剛好就很像我們感冒要用力發燒的那個用力的方法,所以呢,一個人如果營衛不調的話,他往往就是常年累月地都是處在低燒的狀態。就像有些人每天量體溫都是37.8℃。那這種長期低熱,通常我們最基本用的方就是桂枝湯。就是不是有什麼大病,就是沒有什麼其他的病,但這個人就是長期低熱,那通常臨床上就用桂枝湯哦,把它歸納於營衛不調,就這樣子,所以呢,他就說,這個婦人,孕婦有這個脈浮而弱,然後呢體溫偏高,那這樣子就用桂枝湯把它解決掉。

那日本人用這個科學中藥啊,都是用很小很小劑量的。就開一個桂枝湯,好像如果是煎劑的話,是多少?桂枝3-5公克,然後什麼什麼幾公克,1公克甘草什麼這樣子,所以他說,歷時三周間哦,終於就醫好了。但是,你看我們中國人醫案,很乾淨俐落,一碗湯兩碗湯就醫好了,那日本人的醫案慢慢摸哦。

小嘤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jb/6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