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芒硝 >> 芒硝鉴别 >> 古今本草学

古今本草学

第37篇听课笔记

在古方的用药逻辑里面,桂枝的药性就是补强心阳以后会很明显沿着血液运行,所以张仲景的方用桂枝的方子里面,多半药性都是跟血管内部的事情有关。

可是到了后代方,不太有这个观念。后代本草学跟古代本草学的最关键的分水岭是在于归经理论。

古代的本草,古方的世界里面的本草其实在用的时候,很多都不是照后代本草学的归经理论在走的,甚至可以说是疾病的版图不一样。

比说有一味药叫做生石膏,它是一种平行纹理的矿物,那后代的本草学的时候,不止一位中医老师在争论这件事情。有的中医老师说石膏是清胃热的,因为在后代的本草学的世界里面会说,如果你有胃火的话,你吃一点生石膏煮水就可以清胃火,甚至用有石膏质卤水点的豆腐都有清胃火的效果。如果口臭,或者肚子太容易饿,代表胃火旺,用点生石膏清胃热。

别的中医老师会提出这个论点,说石膏归经不是入胃的,它是入肺的。石膏是清肺热的,因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肺太热的干咳,所以是清肺才对,所以入肺,不是入胃。

如果把张仲景的这个方剂排起来看的话,就会觉得其实石膏的作用点,是针对所谓的阳明燥金之气,阳明燥金之气是胃也是大肠也是肺,所以它是一个平行纹理,特别跟阳明燥金之气有共鸣的药,所以治疗肺干热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痔疮发作,拿来止痛也可以,也有痔疮消炎的效果。

其实就是因为看事情的角度可能不是很完善,所以就会,有些会捏造的很奇怪,不符合事实。

石膏是清胃热的,白虎汤症的人发烧的那么厉害,吃了生石膏,凉下来了。所以就会以为说生石膏一定是十分之寒凉的药。可是呢,这个药也是寒的莫名其妙的,因为石膏、生石膏并不是一个溶于水的东西,所以它用水煮过以后,其实没有什么成分溶解在水里,煮了石头,那个水会很有滋味吗?就是这样,就是没有什么有效成分,只是一种能量的波动为主的东西,这样的东西能够有多寒凉呢?

这是一个疑问,就是没有成分的东西,如何能够寒凉?像是暖子宫的药,有一个紫石英,紫色的长得比较丑的水晶,但煮在水里面就喝了,子宫就会变暖,那种感觉也不是什么有效成分,对不对。煮玻璃渣而已。

所以中药有一部分你不太能够这样理解,后代的人有时候会误以为石膏有那么寒,但是事实上,用在阳明燥金之气的时候,石膏是发散药,就是真正吃白虎汤的人会发现的是,白虎汤喝下去以后,第一瞬间,那个额头这边的头痛就消失,就一瞬间就消失,接着身上开始薄薄的发一层薄汗,然后热退掉,所以它其实是发汗药。

后代的本草里面也一直在争论,石膏到底是有味道还是没味道,因为很多的本草书都忍不住把石膏的写作辛,它是属于阳明燥金,是金气,所以会觉得辛辣的东西来发汗,即使味蕾根本尝不到任何味道,但是也会希望他是这样,所以本草学在很多的误解跟很多的一厢情愿之下制造出来的东西。

所以,如果要向别人推销中医的话,真的不敢用理论去推销中医。只敢用临床的疗效去推销中医,因为这个理论有太多太多值得怀疑的地方。

这个石膏,可能是是一个发汗药,而不是那么寒的东西,像是张仲景有一个方啊,叫做木防己汤。他一出手生石膏是十二颗鸡蛋那么多,那么超量的石膏,可是那个病人呢?体质上看起来阳虚的不得了,萎靡了。后代的本草学观点去看这个方的时候,就会觉得实在是太奇怪了,已经那么萎靡的一个人脸色都发黑的,他怎么石膏可以用到12颗鸡蛋那么多!

白虎汤的话,两颗鸡蛋那么多也很有效了,大青龙汤的话,一颗鸡蛋那么多就可以退那么多的热了。所以就会觉得这是要寒死那个病人吗,会觉得非常难以理解,但是石膏用到12克鸡蛋那么多,而且张仲景还写没有效的话,石膏换成芒硝。石膏,或者那个芒硝是什么东西啊?就是木防己汤的那个主症就是这个人呐,胸口憋闷,脸色发黑,其实是比较可能的是等同于今天的心血管堵塞的病。

也就是说,如果用一个治痰药的向度来讲的话,身体里面有死掉的液体,变成粘稠状,称之为痰好了。如果痰是粘到开始会拉出丝的程度,化掉这个痰的药,刚好是生石膏,所以12颗鸡蛋大,是心血管阻塞的程度,那个粘稠度在这个地方的时候用这么多的石膏,那是在化痰的。

如果纤丝状的痰变得更硬了,变得有一点会黏住感觉的痰,要化那个痰,也只能用芒硝了,所以是化痰的向度在处理的东西,并不是以清热的向度在处理,就是这个疾病。

所以古方本草学跟后代本草学的这种扞格不入的地方,比如张仲景治疗少阴病的喉咙痛,会用桔梗甘草汤,桔梗这个药在古方的世界里面就是哪里有脓而且有出口,桔梗就可以把那个脓挤出来,所以张仲景治疗外伤,这里伤那里伤的那种排脓散排脓汤都有用到桔梗,用到那个肺里面有化脓的,把肺里面的脓挤出来的,也是用桔梗。

到了金朝张元素的那个本草学,是说桔梗的功能就是把各种药的药性都拉上来,提到喉咙这么高,而且还强调说各种向下走的药只要有桔梗都会被拖到喉咙这么高,再也不能往下了,所以桔梗的外号就叫作诸药之船,各种药的船,有了桔梗药都被载着浮上来了。

后代的各种药物都拿桔梗当作把药往上托的药,但是在古方的世界,我们不知道桔梗有这个往上托的药效,张仲景治疗喉咙的话,它是用生姜把药性往上托,不是用桔梗。

所以说,这个归经理论,虽然被骂地乱七八糟,但是在系统里面,竟然又诞生了一个临床上非常好用的医术。

所以每一件事情的功与过,都觉得很难评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jb/5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