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坊用24小时,感受年的静谧与喧

via华西都市网华西拍客

青梨

成都说到喝酒,一定离不开九眼桥。

张靓颖在九眼桥的酒吧驻唱过,范冰冰在隔壁子酒吧拍了《观音山》,火爆的贰麻酒馆永远都要排队,还有潮人最爱打卡的兰桂坊常年人来人往。越来越多的人晓得,成都有个灯火辉煌、时髦潮流的地方叫九眼桥。

但神奇的是,就在这样一个潮人聚集的夜场旁,还伫立了一座让人赞叹不已的博物馆——水井坊博物馆。如同一位大隐于世的长者,静看白驹过隙,轻声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星桥街入口的水井坊牌匾

老成都人都知道,水井坊不仅是博物馆的名称,也是这片生活区域的统称,见证了成都生活的变迁。

六百年前开始酿造的酒。

年,全兴公司的曲酒生产车间改造厂房时,意外发现了具有六年历史的酒坊遗址“水井街酒坊”。

年由多家考古、研究单位的挖掘下,发现了元、明、清三个时代的酒窖、晾堂、灶坑、蒸馏器基座、灰坑、灰沟、路基(散水)、木柱及柱础、墙基等遗迹,以及大批的瓷器和陶器残片、兽骨等遗物。

经国内学者考证,水井坊不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酿酒作坊,而且是中国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源头,是我国古代酿酒和酒肆的唯一实例。它集中体现了川酒醇香隽永的特色,也代表了中国白酒酿造的最高水平。

年,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家琨主持设计的“水井坊博物馆”正式开放。

每天从这儿路过的人不计其数,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却为数不多,但他们都曾闻到阵阵飘来的酒香,还没走完这条街,就“醉”了。

水井坊双槐树街

虽毗邻车水马龙的九眼桥,但水井坊里却无车马喧嚣。耳边传来的或是鸟语蝉鸣,或是双槐树街上育才中学的朗朗读书声,宁静怡人。

从位于星桥街口的水井坊牌坊进入,沿金泉街向北走,博物馆就在水井街左手边静静伫立。

水井坊博物馆外侧

博物馆入口非常简洁,半开放的空间,竹林遮掩,阴翳之美跃于眼底。

via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水井坊博物馆的修建不同于刘家琨其他的名作(如成都鹿野苑石刻艺术馆、成都当代美术馆等),这个项目遵循“修旧如旧,不搬不迁”的原则,保留了民国时期的酿酒作坊厂房和明清时期晾堂挖掘遗址现场,并且至今酒窖仍在使用当中。

via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新建筑的屋顶形式是老厂房采光口的提炼与组合,以形成与老厂房一致的通风、采光环境,形成适宜窖菌发酵的室内微气候。

沿参观流线交替设置的天井院落与展厅,转换室内外空间,营造了气氛张弛有度的参观节奏。新老建筑共同使水井坊遗址博物馆成为集保护、展示、生产、交流于一体的“活着的”文化遗产。

博物馆建筑参照民居建筑尺度,采用聚合的小体量,并以错动的手法柔化建筑边界,使之与保护区肌理平滑过渡;屋顶以周边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进行变形错动,以连续折线的坡屋顶,形成与民居肌理一致的屋顶景观;新建部分与文物建筑之间的保护带,形成与老民居片区相似纵横街巷。

via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博物馆提供免费的导览和讲解服务,讲解员按历史、遗址、酿造及设计的顺序依次讲解,真实再现水井坊六百年的酿造历史。

历史:“锦江春色来天地”

遗址:“世代浓香满堂馨”

酿造:“承古创新传技艺”

设计:“一脉心火酿酒魂”

六百年的酿造,成就了“中国白酒历史的活化石”的水井坊,但它不止是一处古老的遗址,或者是它所坐落的那条长街,它那个片区所有街道的统,更是在日复一日的工艺中滋养出最地道的成都风貌。

老成都的风貌,隐藏在鳞次栉比的城市森林中。

在80年代的老成都,街道都是窄窄的,道路两旁种植这许多槐树,槐树下掩映着的,便是一排排盖着青瓦的木板平房和通向深处的巷子。

正是这些独具川西民居风格的小院坝,构成了地道的成都味,使这条街区有别于其他的城市街区。

水井坊社区旧照

城市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在成都市区疯狂生长。水井坊的街区依旧古朴的青砖灰瓦,绿荫小道,成为都市生活中一抹翠绿。

存古巷入口

双槐树街

水井街附近的高层公寓和老居民小楼

有趣的是,住在更舒适,私密性更强的现代楼房里,人们总会想起原来“蜗居”过的平房和故事,回味无穷。

原来的瓦房会泛着青光,推开用木栓锁上的大门,迈过高高的门槛,才能看到朱漆褪尽、雕梁画栋的屋角,居住着七八户人家的四合院一个接着一个。(经常隔壁吵个架,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的那种老院坝)

原来的水井坊平房

平房里遵循的生活规律是:远亲不如近邻。

曾住在水井坊社区的老人回忆道:“住家的时候跟邻居们相处得很好,几十年来,没人红过脸。年轻人工作忙,老人家就主动把院子清理干净。老年人搬不动的东西,年轻人也马上帮忙。”

也许正是邻里间浓厚的关爱之情,才让人留恋故旧的平房。

水井坊保留的历史建筑

水井坊的神奇之处也在这里,让人在80年代和现代间穿梭,既品味了老成都独特的民俗风貌,也见证了新成都的发展和改变。

还记得,以前从水井街和水津街交界转角处的望江川剧团路过,总会听到川剧团的老演员在剧团小楼里咿咿呀呀吊嗓子。后来老剧团不在了,这里变成了临时停车场闲置起来。

直到上周,这个角落被打造成一个“时间的中转站”--社区乡愁故事馆,让老成都人可以在此缅怀流逝的岁月,外地朋友可以切身、连贯地感受成都多样的风貌。

原望江川剧团的位置改建的社区乡愁故事馆

故事馆装修简洁利落,在窗明几净的都市化建筑里,收藏着时光的证据。

进门的长桌上放置着一张古朴的画卷,社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幅画是拓印版,由以前的居民描绘出八九十年代的滨江景色,放在这里是想让更多的人感受成都。

除了卷轴,映入眼帘的老物件,在故事馆的每个角落。

入门左手的长桌上,放置的是几年社区故事的专辑、书籍和精心设计的书签等富有老水井坊街区特色的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的对面是曾经生活的实体记忆,有爷爷们爱在院坝里下的象棋,每家每户都配制过的木制座钟……

这些老物件都是居民们赠送的,故事馆也在持续征集具有老成都特色的物件,希望能收集更多的老成都元素。

乡愁故事馆里老物件展示区

大饱眼福只是故事馆的入门感受,还有互动环节更不能错过。

除了农历新年那个月,每个月的第二个周六,故事馆都将组织义集活动。一方面感谢并回馈社会各方对乡愁故事馆的支持;另一方面将组织一些手工制作、义卖、医院义诊等不同类别的活动。

本周六(年5月12日)下午2:00-5:00将在阳光兴业中心举办这个月的义集活动,欢迎成都市民、游客朋友前往参与,感受回顾地道的成都风味生活。

乡愁故事馆休息区

市井生活:从前不远,未来很近。

城市建筑虽然跨越了时代,各有特色,但老成都的市井生活代代传承,始终丰富多彩。

以前典型的街面民居,都是一楼一底。底层是商铺,二楼做住宅。红柱黑瓦,色彩庄重又清新。

街道里饭馆林立,但几乎都是“苍蝇馆子”,荤菜四元,素菜三元,便宜得令人咋舌。最妙的要数水井街上的茶铺,是可以“放录像”的老式茶铺,茶客的座位排列得整整齐齐,最前面放一台大彩电,放录像。时不时会传来沿街小贩的叫卖声:“收——旧冰箱旧彩电旧沙发咯~”

原来的街面民居

还想一览这种老式市井生活的朋友,可能只有前往暑袜北一街才能看到当年的临街民居。

现在水井坊临街的民居,大多是用青砖修葺过的小高层楼房,一楼还是商铺。品类更加丰富,但又相互包容。不仅有物美价廉的路边小吃店,也有情趣高雅的花艺店和咖啡馆等。

细心的朋友还是能从中窥探到一两分老成都的生活气息。

青龙横街林立的小吃店

青龙横街还能看到老式的香料店和鲜肉店和沿街吆喝的磨刀人

双槐树街旁的咖啡店

水井街的尽头,是水津街的起点--兰桂坊,现在成都年轻时尚达人追捧的潮流圣地。

当你走进兰桂坊时,你也走进了最具现代化的都市生活。

兰桂坊入口

兰桂坊里有一个水璟唐综合商场,各地美食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

兰桂坊海量美食中的冰山一角

生活服务也是应有尽有,你可以闲庭信步到水津街口的星巴克喝一杯咖啡,在成都炙手可热的意念造型开启崭新的自己,做一为成都绅士定制一套品质西装……几乎所有生活美学问题都能在这里解决。

兰桂坊街口(靠九眼桥)的星巴克咖啡馆

意念造型店

睿製Rz西服定制馆

白天里的兰桂坊是白玫瑰一般宁静,夜色中的兰桂坊是红玫瑰般的妖冶。

PAPAYA酒吧、MOOPCLUB、Jellyfish水母酒吧、CCCLUB酒吧……都在21:00像夜晚的精灵,为都市人带来一段璀璨而迷幻的夜晚。

成都市井生活还有一点很特别,无论你想怎么安排生活点滴,都毫无违和感。

你可以从菜市场出来后,在咖啡馆细细品味一段悠闲时光;或是穿得周武正王(衣着考究)的参观完博物馆后,奔向路边小店唆一碗酸辣粉;甚至是饭后散步,兴致勃发时,穿着人字拖走到兰桂坊把酒言欢……

这些,都是成都司空见惯的场景。

总的来说,水井坊不止是一个社区,也是成都这整座城市的缩影。它有陈旧的岁月痕迹,也有跳动的现代步伐;能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富有轻松的人文景观。

看似矛盾对立,却又包容并存。

在静谧的绿荫里漫步,仍能让人感受到成都市井生活的温度,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古往今来,看清楚这座城市的人文脉搏。

在悠长的岁月里,浸润着一代又一代成都人。

水井坊博物馆观览信息

开、闭馆时间:9:30--17:0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jb/5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