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散结汤卢尚岭经验

卢尚岭先生简介

卢尚岭: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首批名老中医、山东心脑病学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中医内科学主任委员、知名心脑血管疾病专家等。从医60余年,研制国家级治疗心血管病新药获山东科技进步奖,国家中风病攻关研究山东组负责人,中风病诊断评定标准制定者之一,获卫生部特大科技进步奖。

·清热散结汤·

〔组成〕蒲公英30克,紫地丁2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山甲片15克,玄参20克,浙贝母30克,生牡蛎30克,王不留行12克,夏枯草20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主治〕急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急性乳腺炎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二次温服。

〔方解〕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腮腺炎、乳腺炎等病,虽部位不同,病名各异,然卢师认为其病机则一,皆为痰热互结所致,因而立方清热散结汤,方中玄参、浙贝母、牡蛎名消瘰丸(《医学心悟》)。以玄参苦咸微寒,滋阴降火解毒,既能利咽,又善散结;浙贝母辛平,能化痰散结消肿;牡蛎咸寒,长于软坚散结。重用蒲公英、紫地丁、金银花、板蓝根以清热解毒;山甲片、王不留行二者性善走窜,可透达经络直达病所以调气活血,消肿散结;夏枯草乃清热散结之品,如丹溪言:“大能散结气而有补益厥阴血脉之功,能退寒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效。

〔加减〕(1)淋巴结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颌下、耳后、腹股沟等处,若见淋巴结肿大压痛者多为痰热内结所致,治应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本方去金银花、王不留行,加连翘、莪术以入血分开郁活血,软坚散结。并配合外治法:蜈蚣5条,冰片1.5克。将蜈蚣研末,合冰片调醋外敷。(2)扁桃体肿大:平素扁桃体肿大,乃痰热壅结于咽所致,若感风邪,风火上犯则扁桃体红肿热痛,治应清热疏风散结,于上方去紫地丁、山甲、牡蛎,加马勃、荆芥、僵蚕、连翘。(3)急性腮腺炎:本病为风火热毒壅结于面所致,方中加僵蚕10克、蜈蚣3条以散郁达邪。外治方同前。(4)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初期症见乳房红肿热痛,常伴发热,亦属气郁化热,痰热蕴结,应急以清热开郁,化痰散结以防化脓,于方中去板蓝根,加瓜娄、橘叶、漏芦、皂刺、石膏。配合外治方:蛇蜕6克,芒硝克。先将蛇蜕用香油炸黄(注意勿使焦黑),外敷局部;再将芒硝用纱布包外敷,芒硝热后换之。(5)根据病变部位而化裁,如病发于头咽者,加僵蚕、连翘清轻上达,解毒散结,马勃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发于乳房者,加橘叶轻香入厥阴,利气达络,石膏清阳明之热。

〔按语〕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凡急性炎性肿块多属于痰热互结。临床用之,方法合辙,故频频收效。如属慢性炎性肿块,则多属于痰瘀互结,兼夹症复杂多样不适用于本方。

〔典型病例〕钱某,男,11岁。因扁桃体肿大4年余,于年6月19日就诊。

平素两扁桃体肿大近Ⅲ度,但无所苦,近日感冒后扁桃体红肿热痛,咽食痛甚,发热不退,纳食可,大便调,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辨证:痰热壅结于咽,治以疏风清热散结。处方: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玄参20克,浙贝母30克,马勃12克,夏枯草20克,荆芥12克,王不留行12克。水煎,日服一剂。三剂后热退肿消。上方加僵蚕10克,水煎服10余剂后,诸症消失,两扁桃体I度肿大。

注意

本文仅作为中医临床医师共同分享学习之用,为了您的健康,请您在专业的临床医生指导下应用,不可自行处方用药。

本文整理自《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

编辑/赵楠审核/邵建柱

扫码







































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jb/4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