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芒硝 >> 芒硝鉴别 >> 翻胃门

翻胃门

翻胃门

人有饮食入胃而即吐者,此肝木克胃土也,用逍遥散加吴茱萸炒黄连治之,随手而愈。而无如人以为胃病也,杂用香砂消导之剂,反伤胃气,愈增其吐;又改用下药不应,复改用寒凉之味,以降其火,不独胃伤而脾亦伤矣;又改用辛热之药,以救其寒,又不应,始悟用和解之法,解郁散邪,然已成噎膈之症矣。夫胃为肾之关门,肾中有水,足以给胃中之用,则咽喉之间,无非津液可以推送水谷;肾水不足,力不能润灌于胃中,又何能分济于咽喉乎?咽喉成为陆地,水干河涸,舟胶不前,势所必至。且肾水不足,不能下注于大肠,则大肠无津以相养,久必瘦小而至艰涩;肠既细小艰涩,饮食入胃,何能推送?下既不行,必积而上泛,不特上不能容而吐,抑亦下不能受而吐也。治法必须大补其肾中之水。方用济艰催汤∶

熟地(二两)山茱(一两)当归(二两)牛膝(三钱)玄参(一两)车前子(一钱)水煎服。一日一剂,十剂必大顺也。

此方纯补精血,水足而胃中有津,大肠有液,自然上下相通而无阻滞之患。譬如河漕水浅,舟楫不通,粮糈不能输运,军民莫不徨而喧哗扰嚷。忽见大雨滂沱,河渠、沟壑无非汪洋大水,则大舸巨舶,得以装载糗粮,自然人情踊跃,关门大开,听其转运,而无所留难也。

此症用制肝散亦效甚。

白芍(一两)吴茱萸(五分)黄连(一钱)茯苓(五钱)水煎服。二剂即愈,何至变成噎膈哉。

人有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之一日至三日而尽情吐出者,虽同是肾虚之病,然而有不同者∶一食入而即吐,一食久而始吐也。食入而即吐者,是肾中之无水;食久而始吐者,乃肾中之无火也。盖脾胃之土,必得命门之火以相生,而后土中有温热之气,始能发生以消化饮食。倘土冷水寒,结成冰冻,则下流壅积,必返而上越矣。治法宜急补肾中之火,然而单补其火,则又不可。肾火非肾水不生,肾火离水则火又亢炎矣。况上无饮食之相济,则所存肾水亦正无多,补火而不兼补其水,焚烧竭泽,必成焦枯之患,济之以水,毋论火得水而益生,而水亦得火而更生。

水火既济,自然上下流通,何至有翻胃之疾哉。方用两生汤∶

肉桂(二钱)附子(一钱)熟地(二两)山茱萸(一两)水煎服。一剂而吐减半,再剂而吐更减,连服四剂则吐止矣,服十剂而全愈也。

此方水火两旺。脾胃得火气而无寒冷之虞,得水气而无干涩之苦,自然上可润肺而不阻于咽喉,下可温脐而不结于肠腹矣。或谓下寒者多腹痛反胃,既是肾寒,正下寒之谓也,宜小腹作痛矣,何以食久而吐之病,绝不见腹痛,岂肾寒非欤?不知寒气结于下焦,则腹必疼痛,今反胃之病,日日上吐,则寒气尽从口而趋出矣,又何寒结之有?此症用加味化肾汤亦神效。

熟地(二两)山茱萸(一两)肉桂(三钱)巴戟天(五钱)水煎服。二剂吐轻,十剂全愈。

人有时而吐,时而不吐,吐则尽情吐出,此症有似于反胃而非翻胃也。此种之病,妇人居多,男子独少,盖因郁而成之也。夫郁则必伤其肝木之气,肝伤,木即下克脾胃,肝性最急,其克土之性,亦未有不急者。其所克之势,胃土若不能受,于是上越而吐。木怒,其土之不顺受也,于是挟其郁结之气卷土齐来,尽祛而出,故吐之不尽不止。其有时而不吐者,因木气之少平耳。治法不必止吐,而惟在平肝。

方用逍遥散∶

柴胡(一钱)白芍(五钱)茯神(三钱)白术(一钱)当归(三钱)陈皮(三分)

甘草(一分)水煎服。一剂而吐少止,再剂而吐全愈。愈后,仍以济艰催汤,减半分两调理可也。

盖逍遥散解郁之后,其木枯渴可知。随用济艰催汤急救其水,则木得润而滋荣,自然枝叶敷荣矣,何至拂郁其性而作吐哉。

此症用增减逍遥散亦神效。

白芍(五钱)茯苓白术(各三钱)陈皮柴胡神曲(各一钱)白豆蔻(一粒)水煎服。

四剂愈。

人有胃中嘈杂,腹内微疼,痰涎上涌而吐呕,日以为常,盖虫作祟,非反胃也。

夫人有水湿之气,留注于脾胃之间,而肝木又旺,来克脾胃之土,则土虚而生热,此热乃肝木之火,虚火也。土得正火而消食,土得虚火而生虫。虫得肝木之气,其性最急,喜动而不喜静,饥则微动而觅食,饱则大动而跳梁,挟水谷之物,兴波鼓浪而上吐矣。然但吐水谷而不吐虫者,何故?盖肝木之虫最灵,畏金气之克,居土则安,入金则死。故但在胃而翻腾,不敢越胃而游乐,祛水谷之出胃,而彼且掉头而返,恐出于胃为肺金之气所杀也。治法必用杀虫之药,佐以泻肝之味。然而泻肝杀虫之药,未免寒凉克削,肝未必遽泻而脾胃先已受伤,脾胃受伤而虫亦未能尽杀。

必须于补脾健胃之中,而行其斩杀之术,则地方宁谧,而盗贼难以盘踞,庶几可尽戮无遗,常静而不再动也。方用健土杀虫汤∶

人参(一两)茯苓(一两)白芍(一两)炒栀子(三钱)白薇(三钱)水煎半碗,加入黑驴溺半碗,和匀饥服。一剂而吐止,不必再剂,虫尽死矣。

夫驴溺何以能杀虫而止吐也?驴性属金,虫性畏金,故取而用之。世人有单用此味而亦效者,然而仅能杀虫而不能健土。土弱而肝木仍旺,已生之虫虽死于顷刻,而未生之虫,不能保其不再生也。健土杀虫汤,补脾胃以扶土,即泻肝以平木,使木气既平,不来克土,且土旺而正火既足,则虚邪之火无从而犯,虚热不生,而虫又何从而生乎。况方中栀子、白薇原是杀虫之圣药,同驴溺用之,尤能杀虫于无形。

此拔本塞原之道,不同于单味偏师,取胜于一时者也。

此症用锄种汤亦神效。

楝树根(一两)槟榔浓朴炒栀子百部(各一钱)白术茯苓使君子肉(各三钱)水煎服。服后不可用饮食,须忍饥半日,尤不可饮茶水。二剂虫尽死而愈。

人有食后必吐出数口,却不尽出,膈上时作声,面色如平人,人以为脾胃中之气塞也,谁知是膈上有痰血相结而不散乎。夫膈在胃之上,与肝相连,凡遇怒气,则此处必痛。以血之不行也,血不行则停积,而血成死血矣。死血存于膈上,必有碍于气道,而难于升降。气血阻住,津液遂聚而成痰,痰聚而成饮,与血相搏而不静,则动而成声。本因气而成动,又加食而相犯,势必愈动而难安,故必吐而少快也。至食已入胃,胃原无病,胃自受也,宁肯茹而复吐乎,此所以既吐而又不尽出耳。然则治法,但去其膈上之痰血,而吐病不治而自愈也。方用瓜蒂散加味吐之。

瓜蒂(七枚)萝卜子(三钱)韭菜汁(一合)半夏(三钱)天花粉(三钱)甘草(三钱)

枳壳(一钱)人参(一钱)水煎服。一剂即大吐,去痰血而愈,不必二剂也。

瓜蒂散原是吐药,得萝卜子、枳壳以消食,得半夏、天花粉以荡痰,得韭汁以逐血。诚恐过于祛除,未免因吐而伤气,又加入人参、甘草以调和之,使胃气无损,则积滞易扫,何至恶食而再吐哉。此非反胃,因其食后辄吐,有似于反胃,故同反胃而共论之也。

此症用清膈散甚佳。

天花粉桑白皮(各三钱)生地白芍(各五钱)红花(三钱)桃仁(十个)杏仁(十个)

枳壳(五分)甘草(一钱)紫菀(一钱)水煎服。四剂全愈。

心腹痛第十三

(方二十六首)

蜀椒汤

治产后心痛,此大寒冷所为方。

蜀椒(二合)芍药(一两)当归半夏甘草桂心人参茯苓(各二两)蜜(一升)

上十味咀,以水九升,煮椒令沸,然后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纳姜汁及蜜煎取三升,一服五合,渐加至六合,禁勿冷食。

大岩蜜汤

治产后心痛方。

干地黄当归独活甘草芍药桂心细辛小草(各二两)吴茱萸(一升)干姜(三两)

上十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纳蜜五合重煮,分三服,日三。(胡洽不用独活、桂心、甘草,《千金翼》不用蜜)

干地黄汤

治产后两胁满痛,兼治百病方。

干地黄芍药(各三两)当归蒲黄(各二两)生姜(五两)桂心(六两)甘草(一两)

上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

芍药汤

治产后苦少腹痛方。

芍药(六两)桂心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胶饴(八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纳饴令烊,分三服,日三。

当归汤

治妇人寒疝,虚劳不足,若产后腹中绞痛方。

当归芍药(各二两,《子母秘录》作甘草)生姜(五两)羊肉(一斤)

上四味咀,以水八升煮羊肉,熟取汁煎药,得三升,适寒温服七合,日三。(《金匮要略》、胡洽不用芍药,名小羊肉汤。)

桃仁芍药汤

治产后腹中疾痛方。

桃仁(半升)芍药川芎当归干漆桂心甘草(各二两)

上七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羊肉汤

治产后及伤寒,大虚上气,腹痛兼微风方。

肥羊肉(二斤,无羊肉用獐鹿肉代)茯苓黄干姜(各三两)甘草独活桂心人参(各二两)麦门冬(七合)生地黄(五两)大枣(十二枚)

上十一味,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纳药,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千金翼》无干姜)

羊肉当归汤

治产后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来寒热,中风乏气力方。

羊肉(三斤)当归黄芩(《肘后》用黄)芎防风(《肘后》用人参)甘草(各二?)

上八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肉熟,减半,纳余药,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胡洽以黄代黄芩,白术代芍药,名大羊肉汤。《子母秘录》以桂心代防风,加大枣十七枚良)

羊肉杜仲汤

治产后腰痛咳嗽方。

羊肉(四斤)杜仲紫菀当归白术桂心(各三两)五味子细辛款冬花人参

上十八味,咀,以水二斗半煮肉,取汁一斗五升,去肉纳药,煎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

羊肉地黄汤

治产后三日腹痛,补中益脏,强气力消血方。

羊肉(三斤)生地黄(切,二升)桂心当归甘草芎人参(各二两)芍药(三两)

上八味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纳药煎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内补当归建中汤

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力壮方。

当归(四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生姜(六两)桂心(三两)大枣(十枚)

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纳饴糖六两,汤成纳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无生姜则以干姜三两代之。若其人去血过多,崩伤内竭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种作汤,或去滓,纳阿胶。若无当归以芎代之。

内补芎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及崩伤过多,虚竭,腹中绞痛方。

芎地黄(各四两)芍药(五两)桂心(二两)甘草干姜(各三两)大枣(四十枚)

上七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不瘥,复作,至三剂。若有寒,苦微下,加附子三两,治妇人虚羸少气,伤绝,腹中拘急痛,崩伤虚竭,面目无色。

大补中当归汤

治产后虚损不足,腹中拘急或溺血,少腹苦痛,或从高堕下犯内,及金疮血多,内伤男子亦服之方。

当归续断桂心芎干姜麦门冬(各三两)芍药(四两)吴茱萸(一升)干地黄(六两)甘草白芷(各二两)大枣(四十枚)

上十二味咀,以酒一斗,渍药一宿,明旦以水一斗合煮,取五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加黄二两益佳。

桂心酒

治产后小腹痛及猝心腹痛方。

桂心三两,以酒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生牛膝酒

治产后腹中苦痛方。

生牛膝五两,以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若用干牛膝根以酒渍一宿,然后可煮。

治产后腹中如弦,常坚痛无聊赖方∶

当归末二方寸匕,纳蜜一升煎,适寒温顿服之。

吴茱萸汤

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肿,或寒,或下痢,气息绵欲绝,产后益剧,皆主之方。

吴茱萸(二两)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十二铢)干地黄(十八铢)

上八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

蒲黄汤

治产后余疾,胸中少气,腹痛,头疼,余血未尽,除腹中胀满欲死方。

蒲黄生地黄生姜(各五两)芎桂心(各一两)芒硝(一两)桃仁(二十枚)大枣(十五枚)

上八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硝,分三服,日三,良。

败酱汤

治产后疹痛引腰,腹中如锥刀所刺方。

败酱(三两)桂心芎(各一两半)当归(一两)

上四味咀,以清酒二升,水四升,微火煮取二升,去滓,适寒温服七合,日三,食前服之。(《千金翼》只用败酱一味)

芎汤

治产后腹痛方。

芎甘草(各二两)蒲黄女萎(各一两半)芍药大黄(各三十铢)当归(十八铢)

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酒三升,合煮取二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独活汤

治产后腹痛引腰痛拘急痛方。

独活当归桂心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二十枚)

上七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服后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进。

芍药黄汤

治产后心腹痛方。

芍药(四两)黄白芷桂心生姜人参芎当归干地黄甘草(各二两)茯苓(三两)大枣(十枚)

上十二味,咀,以酒水各五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先食服一升,日三。(《千金翼》无人参、当归、川芎、地黄、茯苓,为七味)

治产后腹胀痛不可忍者方∶

煮黍粘根为饮,一服即愈。

治妇人心痛方∶

布裹盐,如弹丸,烧作灰,酒服愈。

又方烧秤锤投酒中服亦佳。

又方炒大豆投酒中服佳。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平台所有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内容仅供参考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癲风最有效治疗偏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jb/2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