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盐工业年第3期精彩内容回

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无机盐工业》年第3期目次◤

综述与专论

中国无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进展

刘代俊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

作者简介:刘代俊(—),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科学与化学工艺,已发表论文余篇、专利20项。

DOI:10./-.-

摘要:从人类世来临的观点出发,概括了中国近年来无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和技术进展。按照中国无机固体废弃物的化学组成和加工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硅钙型、硅铝型、石膏型、钙镁型和复合型等几大类。介绍了相关固体废弃物的现状、处理技术进展及研究情况。展望了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技术发展方向,可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机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绿色化学工艺

稀土晶体材料研发现状与未来展望

陈昆峰,胡家乐,张一波,薛冬峰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作者简介:陈昆峰(—),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无机能源材料与应用。

通讯作者简介:薛冬峰(—),男,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多尺度功能无机材料。

DOI:10./-.-

摘要:介绍了稀土晶体的科学内涵,包括稀土晶体的概念、学科特色和分类。阐述了稀土晶体材料的研发现状,包括稀土磁学材料、光学材料、电学材料、催化材料、能源材料、合金材料以及稀土原料。指出中国已建成从稀土矿产勘探开采、选矿、萃取、分离、冶炼等稀士原材料生产技术到下游稀土结构与功能材料研发和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了全球门类最齐全、规模第一的稀土新材料产业体系,但是仍未系统掌握稀土高技术材料和器件领域的核心技术。针对创新引领能力不足、稀土资源高端利用能力不强等系列问题,中国还需要在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发展、资源回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战略规划。

关键词:稀土晶体;稀土资源;稀土功能材料;稀土产业规划;稀土高质量发展

锗量的分析方法进展

刘俊杰1,2,彭军1,2,刘丽霞1,2,安胜利1,2,李文挺1,3

(1.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2.内蒙古先进功能陶瓷与器件重点实验室;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刘俊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温二次火法富集粉煤灰中锗等资源二次利用。

DOI:10./-.-

摘要:对多种含锗原料不同的前期预处理方式、后期锗含量分析方法及其原理以及适用的条件、范围进行了概述,包括传统方法具有的一些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锗含量分析方法的难点主要在于含锗原料中极低的锗含量、成分的复杂性、干扰元素的存在。对锗含量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1)传统方法包括一些细节上的操作需要更多的经验把握,简单、高精度、高效率、无毒害、不污染环境等是未来锗分析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2)将不同的前处理方法与后期分析方法相结合,有时候还可以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分析,减小实验带来的误差;3)分析方法不应局限于实验室,更应推广到实际生产中;4)针对复杂含锗原料中除锗之外共存干扰元素太多的问题,一方面需要采取更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将锗与共存干扰离子分离,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分析方法中的元素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锗含量分析;前期预处理;后期分析方法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改性研究进展

朱佳新,熊裕华,郭锐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作者简介:朱佳新(—),女,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功能材料。

DOI:10./-.-

摘要:光催化技术在处理有机污染物领域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绿色环保技术。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典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其具备的光活性好、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害、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且无二次污染等鲜明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它的宽带隙和较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这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讲解了二氧化钛的催化机理,分析了传统二氧化钛的局限性,针对这些缺点介绍了提高二氧化钛催化活性的改性方法及原理,如离子掺杂、表面沉积贵金属、表面光敏化、半导体复合、负载等方法。讨论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光催化剂;二氧化钛改性;降解;有机污染物

锂/钠离子电池过渡金属氟磷酸盐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龙云飞1,苏静1,吕小艳2,文衍宣1

(1.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2.广西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简介:龙云飞(—),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

DOI:10./-.-

摘要: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正极材料是限制电池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过渡金属氟磷酸盐(A2MPO4F,A=Li、Na,M=Mn、Fe、Co、Ni)是一类高比容量(~mA·h/g)和高能量密度(W·h/kg)的新型正极材料。主要介绍了A2MPO4F的结构、合成方法与改性方面的最新进展,讨论了A2MPO4F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特别是实现两电子反应所面临的困难,并展望了它们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过渡金属氟磷酸盐

研究与开发

磁化条件下不同镁盐对碳酸钙溶解行为的影响

王宇斌1,2,王望泊1,朱新锋2,荀婧雯1,党炜犇1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2.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王宇斌(—),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矿物综合利用研究。

DOI:10./-.-

摘要:为阐明磁化条件下无机镁盐对碳酸钙溶解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检测溶液电导率、pH和钙离子浓度等方法对不同种类镁盐作用下碳酸钙的溶解行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化条件下硫酸镁、硝酸镁和氯化镁对碳酸钙有促溶作用,作用最显著的硫酸镁可使溶液钙离子浓度提高55.0%,而碳酸镁对碳酸钙有阻溶作用,可使溶液钙离子浓度减少36.0%。硫酸镁、硝酸镁和氯化镁对碳酸钙有促溶作用的原因在于溶液中镁离子产生的盐效应以及3种镁盐造成磁化碳酸钙溶液pH不同程度的减小。而碳酸镁对碳酸钙有阻溶作用的原因在于碳酸根产生的同离子效应和极化作用以及碳酸镁使磁化碳酸钙溶液pH增大。研究结果揭示了磁化溶液中不同镁盐对碳酸钙溶解行为的影响规律,可为利用镁盐调控碳酸钙溶解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强化磁化除垢效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磁化;碳酸钙;溶解行为;镁盐

二氧化硅掺杂钛酸锶钡陶瓷的介电性能与电卡效应

欧阳林虹,王文倩,王文伟,吴洁茹,薛昊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福建厦门)

作者简介:欧阳林虹(—),女,硕士,研究方向为功能陶瓷。

DOI:10./-.-

摘要: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二氧化硅(SiO2)掺杂钛酸锶钡(Ba0.65Sr0.35TiO3,BST)陶瓷(BST+x%SiO2),研究了掺杂二氧化硅对BST陶瓷的物相、微观形貌、介电性能及电卡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二氧化硅并未改变BST陶瓷的晶型结构,但有助于提升晶粒的均匀性和材料介电性能频率的稳定性。随着二氧化硅掺杂量增加,BST陶瓷的介电常数呈现单调递减趋势,介电弥散特性逐渐增强。二氧化硅的掺杂有利于提升BST陶瓷的电卡性能,其中BST+3%SiO2陶瓷具有最优的电卡效应,在30℃下可获得最大电卡绝热温变(?Tmax),?Tmax和?Tmax/?E分别为1.6℃、8.00×10-7℃?m/V,电卡效应半峰宽(Tspan)为10℃左右。

关键词:钛酸锶钡陶瓷;二氧化硅;介电性能;电卡效应

晶种和盐处理剂对煅烧过程中二氧化钛晶型转变的影响

王子楠1,陈葵1,朱家文1,张玉荣2,林发蓉2,周晓葵2

(1.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37;2.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王子楠(—),女,硕士,研究方向为硫酸法钛白粉工艺。

DOI:10./-.-

摘要:为探究煅烧晶种及复合盐处理剂对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煅烧工序二氧化钛晶型转变的影响,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检测手段对煅烧过程中脱水脱硫、相变、样品的晶型组成以及晶粒的形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煅烧过程中偏钛酸需要先经历由无定型至锐钛晶型的晶化过程才能向金红石晶型转变;煅烧晶种与盐处理剂的加入使得相变区间由~℃扩大至~℃,其中煅烧晶种促进相变,使得相变温度起始点降低约50℃,盐处理剂在~℃表现为对晶粒尺寸的抑制,℃后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弱化,表现为对相变区间的扩大和晶体形貌的调整,有效地调整了晶体的形貌,改善了粒度分布,从而降低了烧结程度。

关键词:二氧化钛煅烧晶种;盐处理剂;二氧化钛晶相转变;晶体形貌

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国胜,韩思宇,唐凤翔,徐榕徽

(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作者简介:王国胜(—),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矿产资源与新材料、催化技术与纳米材料以及药物有机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DOI:10./-.-

摘要:以工业活性轻烧氧化镁粉和盐酸为原料,采用水溶液法制备了碱式氯化镁晶须,继而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碱式氯化镁晶须进行改性,然后将其与丁苯橡胶混炼得到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对丁苯橡胶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溶液法制备得到的碱式氯化镁晶须结构为Mg2(OH)3Cl?4H2O,呈微细纤维状,分布较均匀,长径比大于20;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的加入,可以改善丁苯橡胶的机械强度和阻燃性能。

关键词:碱式氯化镁晶须;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离子液体体系卤水提锂的洗涤工艺研究

秦亚茹1,石成龙1,王兴权2,宋桂秀1,李宏霞1,张净净1

(1.青海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87;2.青海省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作者简介:秦亚茹(—),女,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盐湖卤水资源综合利用。

DOI:10./-.-

摘要:溶剂萃取法是盐湖提锂的重要工艺方法。采用磷酸三丁酯(TBP)/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C4mim][NTf2])离子液体体系对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的锂进行萃取分离提取实验,对负载有机相的洗涤和反萃过程进行了研究。萃取实验:在TBP与[C4mim][NTf2]体积比为9︰1、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2:1条件下,锂离子与其他离子的分离系数分别为β(锂/钠)=94.70、β(锂/钾)=.85、β(锂/镁)=.81。洗涤实验:系统考察了洗涤剂种类及浓度、相比、洗涤次数等因素对杂质离子洗脱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氯化锂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是从负载有机相中洗涤除去杂质离子的有效洗涤剂。洗涤过程适宜条件:洗涤剂中氯化锂浓度为4mol/L、盐酸浓度为0.5mol/L,相比为5:1,洗涤次数为2次。反萃实验:用稀盐酸(1.0mol/L)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取,在相比为1:1条件下,单级反萃率达到97.81%。研究表明,离子液体体系作为一种新型萃取体系,在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离子液体;盐湖卤水;锂;洗涤

二氧化碳浓度对石灰石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张文仙1,刘联胜1,曹和军2,吴槟克2,程振鹏2

(1.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天津401;2.石家庄圣宏达热能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张文仙(—),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燃烧、传热与清洁能源技术。

DOI:10./-.-

摘要:基于石灰石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结果,分别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氛)条件下对石灰石进行热分解特性研究。TG和DSC分析结果表明,碳酸钙分解是吸热反应,反应温度范围为~℃;提高升温速率,反应进程加快,TG曲线向高温区移动,DSC曲线吸热峰和吸热面积明显增大;反应气氛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TG曲线稍微向高温区移动,反应起始温度相同,反应终止温度相差约20℃。在高浓度二氧化碳气氛下,石灰石分解遵循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模型。此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石灰石煅烧工艺以及煅烧炉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石灰石;二氧化碳-空气气氛;碳酸钙;Coast-Redfern积分法

高铝质磷酸盐陶瓷制备研究

李亮,杨成,冉梦婷

(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四川攀枝花)

作者简介:李亮(—),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无机材料、钒钛材料。

DOI:10./-.-

摘要:以特级矾土细粉为主要原料、铝酸盐水泥为结合剂、六偏磷酸钠为减水剂,磷酸盐选择磷酸二氢铝,采用浇注成型的方法制备高铝质磷酸盐陶瓷,考察了保温时间、煅烧温度和磷酸二氢铝添加量对高铝质磷酸盐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磷酸二氢铝可以提高高铝质磷酸盐陶瓷的性能,磷酸二氢铝用量为6%(质量分数)时,制备的高铝质磷酸盐陶瓷的抗弯强度达到24.15MPa;磷酸二氢铝用量超过6%(质量分数)后,对高铝质磷酸盐陶瓷的抗弯强度不利;添加6%磷酸二氢铝,形成的主要物相有石英、刚玉、磷酸盐、硅线石和莫来石,说明添加磷酸二氢铝有利于陶瓷新相的形成。高铝质磷酸盐陶瓷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矾土粉用量为96%(质量分数),铝酸盐水泥用量为4%(质量分数),减水剂用量为加外0.1%(质量分数),磷酸二氢铝用量为外加6%(质量分数),保温时间为4h,煅烧温度为℃。

关键词:高铝质磷酸盐陶瓷;抗弯强度;吸水率

工业技术

碳化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工艺优化研究

张燕1,赵振中1,马朝辉2,赵彦才1,陈治毓1,马正强1

(1.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金昌;2.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张燕(—),女,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贵金属冶金。

DOI:10./-.-

摘要:碳化法因具有反应高效、工艺简单等特点,已成为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的主流工艺。但是,在以盐湖锂精矿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过程中,还存在碳化过程二氧化碳利用率低、碳化液杂质去除效果不好以及锂的收率低等问题。以盐湖锂精矿为原料,从碳化、净化、热解3个主要环节进行了工艺优化实验,即由常压碳化改为加压碳化、采用化学净化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相结合的方法去除碳化液中的杂质、由常规热解改为加压热解,可将碳化过程二氧化碳利用率提高到87.4%、净化过程钙镁去除率分别提高到97.92%和96.09%、全流程锂的直收率提高到82.27%。

关键词:盐湖锂精矿;碳化法;电池级碳酸锂;净化;热解

探究吸附装置安装位置对多晶硅除硼磷的影响

贺玉刚,王芳,孙强,张晓伟,时庆合,付强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作者简介:贺玉刚(—),男,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

DOI:10./-.-

摘要:多晶硅生产中最难去除的杂质是硼、磷。为提高吸附装置对硼、磷杂质的吸附效果,降低多晶硅原料氯硅烷中的杂质含量,提升多晶硅的品质,对吸附装置在提纯系统中安装位置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提纯系统部分物料输送管道进行改造,使不同组分的物料进入相同结构的吸附装置进行吸附。调试吸附装置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后,对吸附后物料中硼、磷杂质含量的总和、吸附率以及吸附装置反冲洗频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装置安装在回收塔产品进入精馏塔的中间管道处时,吸附装置对硼、磷杂质的吸附效果最佳,且系统运行稳定。吸附装置在提纯系统中最佳安装位置的确定,提高了吸附装置对硼、磷杂质的吸附效果以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多晶硅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多晶硅;氯硅烷;硼、磷杂质

环境·健康·安全

二水硫酸钙间接矿化二氧化碳CTAB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

王刚1,2,唐盛伟1,2,陈彦逍1,2,张涛1,2

(1.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2.教育部磷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加工工程中心)

作者简介:王刚(—),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化工(含冶金)新技术新工艺开发。

DOI:10./-.-

摘要:提升产品附加值对改善二氧化碳矿化过程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二水硫酸钙与碳酸铵溶液进行间接矿化反应过程中,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晶型调节剂,可以获得球霰石晶型的碳酸钙。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CTAB加入量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碳酸钙的晶型、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为先形成亚稳定相的球霰石,再向热力学最稳定的方解石相转化;添加CTAB能够明显地增强球霰石的稳定性;较低温度有利于球霰石的形成;在反应温度为30℃、二水硫酸钙和碳酸铵加入量均为0.1mol/L、CTAB加入量为0.54mmol/L条件下,碳酸钙中球霰石占比高达80%以上;CTAB在球霰石表面上的吸附降低了其表面能,从而抑制了球霰石向方解石的转化。

关键词:二水硫酸钙;碳酸铵;CTAB;碳酸钙

含锂工业废料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研究

胡敏,龚翰章,吴华东,郭嘉,张林锋,周玉新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73)

作者简介:胡敏(—),女,硕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专业。

DOI:10./-.-

摘要:随着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池级碳酸锂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以某公司生产电池的含锂工业废料为原料,采用碳化分解法对其进行提纯除杂,并进行多次滤液滤饼循环,最终得到符合电池级碳酸锂行业标准的产品。碳化过程优化反应条件:固液质量体积比(g/mL)为1:50,搅拌转速为r/min,二氧化碳流速为10L/min,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60min。热分解过程优化反应条件:搅拌转速为r/min,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60min。将碳化分解制备的碳酸锂滤饼和滤液进行5次循环反应,即可得到符合电池级碳酸锂行业标准的产品。所得碳酸锂产品纯度达到99.71%,而且其中镁、钙、钾质量分数分别降低至0.%、0.%、0.%,产品收率保持在55%以上,产品形貌呈棒状、大小均匀、分散性良好。

关键词:电池级碳酸锂;碳化反应;热分解反应;提纯

锰渣-赤泥吸附剂制备及其对铜(Ⅱ)吸附性能

马时成1,梅再美1,顾汉念2,郭腾飞2,3,代杨2,3,王宁2

(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院重点实验室;3.中国科学院大学)

作者简介:马时成(—),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DOI:10./-.-

摘要:锰渣是锰矿石生产硫酸锰过程产生的酸性过滤渣,赤泥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产生的碱性废渣,两种废渣排放量大,综合利用程度低。以锰渣和赤泥为原料,混合焙烧制备锰渣-赤泥吸附剂,实现了两种废渣的中和,制得的吸附剂pH接近中性。研究了锰渣-赤泥吸附剂对溶液中2价铜离子的吸附性能,为废渣的综合利用提供新途径。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初始铜离子质量浓度、溶液pH等条件对吸附剂吸附溶液中铜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温度制得的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2h;焙烧温度为℃制得的吸附剂(A)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在固液质量体积比(g/L)为0.4:1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溶液中铜离子的质量浓度可从20mg/L降低到0.mg/L,平衡吸附量为45.mg/g,对铜离子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9.72%。吸附剂A对铜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关键词:锰渣;赤泥;铜离子;吸附实验

亚硫酸钙两步法制备高浓度亚硫酸氢钠溶液

李文俊,王金玉,李洪玲,洪成林,但建明,乔秀文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疆石河子833)

作者简介:李文俊(—),男,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材料化工。

DOI:10./-.-

摘要:利用湿法烟气脱硫中间产物亚硫酸钙(CaSO3)和氯碱工业副产物芒硝和废硫酸制备高浓度亚硫酸氢钠(NaHSO3)溶液,以简化亚硫酸氢钠溶液的后续处理工序并降低能耗。以亚硫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为考察指标,采用两步法制备高浓度的亚硫酸氢钠。首先考察亚硫酸钙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亚硫酸钙悬浮液质量分数等因素对第一步制备的低浓度亚硫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其次考察第一步制备的低浓度亚硫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对第二步制备的高浓度亚硫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当亚硫酸钙加入量为0.mol、反应温度为13℃、反应时间为30min、亚硫酸钙悬浮液质量分数为25%时,第一步制备的低浓度亚硫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达到.2g/L;当第一步制备的低浓度亚硫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为g/L时,第二步制备的高浓度亚硫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达到.2g/L。采用两步法制备高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节省了蒸发能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亚硫酸钙的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亚硫酸钙;亚硫酸氢钠;复分解;两步法

利用磷酸镁水泥固化富集型重金属铜和镍的研究

贾鹏里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作者简介:贾鹏里(1—),男,讲师,主要从事建筑装饰工程、建筑材料技术方面的研究。

DOI:10./-.-

摘要:利用磷酸镁水泥对富集型重金属铜和镍进行固化研究。对掺入硝酸铜和硝酸镍水泥的抗压强度、铜镍离子浸出质量浓度、水化产物组成等进行测定,观测水泥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铜镍离子在水泥中的化学态及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硝酸铜掺量为0~3%(质量分数)时,水泥的抗压强度随着铜离子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硝酸铜掺量为1%时,水泥7d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46.05MPa;硝酸镍掺量为0~3%(质量分数)时,水泥的抗压强度随着镍离子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硝酸镍掺量由0增加到3%时,水泥7d的抗压强度降低了约29%。水泥的密实度与铜镍离子的固化效果直接相关。在硝酸铜和硝酸镍掺量都为3%时,水泥1d铜离子浸出质量浓度最高为1.95mg/L、镍离子浸出质量浓度最高为0.97mg/L,均远低于相关国家标准。铜主要以+2价态的Mg0.95Cu0.05O形式存在,镍主要以+2价态的Ni(OH)2无定形沉淀形式存在。

关键词:重金属;磷酸镁水泥;力学性能;固化

化工装备与设计

氢氧化锂连续冷冻结晶脱硝生产工艺与设备介绍

韩涛,何燕彬,黄帅鹏

(河北言明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作者简介:韩涛(6—),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蒸发、结晶、干燥、碳化等化工单元工艺和设备的研究。

DOI:10./-.-

摘要:氢氧化锂冷冻结晶脱硝最早采用的是间歇生产工艺和设备,该工艺氢氧化锂冷冻母液中硫酸根等杂质含量较高,且芒硝晶体附液量大,锂损失多。介绍了氢氧化锂连续冷冻结晶脱硝生产工艺与设备。通过采用连续生产工艺和设备,使氢氧化锂冷冻母液中硫酸根的质量浓度由45~50g/L降低到35~40g/L,芒硝晶体附液质量分数由10%左右降低到5%左右,降低了后续氢氧化锂生产的能耗,提高了锂的回收率。

关键词:氢氧化锂;连续生产工艺;冷冻结晶脱硝;设备

催化材料

自搅拌下CoB/SiO2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研究

孙海杰1,陈志浩2,陈凌霞1,刘聪1,刘冉冉1,蔡文娟1

(1.郑州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2.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作者简介:孙海杰(2—),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理化学、催化化学。

DOI:10./-.-

摘要: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硼化钴/二氧化硅(CoB/SiO2)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性能。研究了二氧化硅粒径、硝酸钴与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比、硝酸钴与硼氢化钠物质的量比等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搅拌转速、反应温度等条件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硅粒径为15nm、硝酸钴与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比为0.08:1、硝酸钴与硼氢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5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速率为45.6mL/(min?g);因为催化剂粒径很小,伴随硼氢化钠水解产氢产生的动量可以完全消除外扩散速率的影响,搅拌转速对硼氢化钠水解速率的影响很小,硼氢化钠的水解速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硼氢化钠的水解速率增大,硼氢化钠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8.54kJ/mol,硼氢化钠反应级数为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和稳定性。

关键词:硼化钴/二氧化硅催化剂;硼氢化钠;制氢

碳酸银光催化性能研究

安伟佳,谢婉丽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作者简介:安伟佳(—),男,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光催化。

DOI:10./-.-

摘要:银系光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且带隙较窄,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效果,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hy/7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