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今日看点-
12月13日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闭幕之际,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作了“文化引领科技创新,奋力开创旅游集团发展新格局”的总结性发言,对共识和成果进行总结,并且分析研判了年旅游业发展形势和旅游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
以下为戴斌院长的部分演讲实录:同志们,在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系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旅游战线目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用两天的时间集体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交流分享了过去一年旅游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的成就与经验,分析研判了年旅游业发展形势和旅游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值此论坛闭幕之际,我谨代表组织机构对共识和成果做必要之总结。一、进一步明确了新发展阶段旅游业的指导思想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旅游工作,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在厦门成立了华侨服务社,后改为中国旅行社,负责接待回国探亲访友、商务旅行和文化交流的海外侨胞,为往返内地的港澳同胞、往返海峡两岸的台湾同胞提供旅行服务。年又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服务原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各国对华友好人士。这个时期的旅游业主要服从和服务于外交工作,作为民间外交的组成部分。以上两家旅行社,还有“在商言政”的香港中国旅行社,现在都成为旅游央企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为创汇而加快发展的旅游业开启了市场化进程,旅游企业在沿着商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行。年国庆节七天假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国民消费为基础的大众旅游新阶段,为旅游企业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强劲的发展动能。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导向。回过头来看,无论是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的入境旅游,还是后二十年的大众旅游,都突出强调经济属性,特别是消费拉动增长的经济功能。市场化、商业化和专业性也是我国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旅游大国,推动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年中央和国家机构改革,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为文化和旅游系统的工作要求。在过去的三年里,以下观点已经形成了理论共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大数据成为链接旅游市场和文化资源的关键突破口,以旅游集团为代表的市场主体是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和现代旅游业的推进者。在新发展阶段,旅游应当也可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和提升社会文明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人民在旅程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旅游业的责任与担当。这就要求旅游战线的同志们在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中着力加强文化引领,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提高服务效能,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文化和旅游部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动员会上,胡和平部长提出了重点构建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建设好现代旅游业体系等重点任务,今天上午的开幕讲话阐述了新发展阶段旅游业的新形势、新举措和新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只是在商言商,更要在商言政,自觉守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促进文明旅游和文化自信。这样的旅游集团应当是文化引领、科技支撑、公司法理现代化的市场主体。不能只是念念叨叨有多少资源、多少资产、多少员工、多少收入、多少利润这些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要谈研发投入、价值创造、企业文化和公司治理这些大文章。未来的旅游不再只是自然空间,更是生活场景,是戏剧场到菜市场的全方位、高品质的生活场景。继续盯着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忙于升星、申A、要牌子,不可能真正做大做强做优新发展阶段的旅游集团。经此一疫,旅游业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去旅行社化、去星级酒店化、去景区化,可能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趋势。这样的旅游集团应当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体系。为什么我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