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682.html
犊牛初生抵抗力差,疾病繁多,若防治不及时,易造成犊牛死亡,为降低犊牛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养殖一点通今天和养牛的朋友们分享下犊牛疾病防治的经验。
一
脐炎
1、病因
犊牛脐炎是因犊牛脐带引发,新生犊牛会残余一段脐带,正常情况,约在出生后3~6天即可自行干燥脱落,若此时犊牛脐带受污染或尿液浸渍,或接产时消毒不严,均可使新生犊牛脐带受细菌感染而发炎。
2、症状
触摸脐部时,犊牛表现为疼痛、拱背,可在脐带中央及其根部皮下,摸到如铅笔粗的索状物。轻症时,脐带残段会自行脱落,脐孔处鲜红湿润,分泌少量脓液或溃疡糜烂。重症时,脐轮周围脓肿,流出带臭味的脓汁,肿胀波及腹部周围,牛犊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呼吸和脉搏加快、脐带周围因炎症增温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最后会死于败血症。
3、防治
仅限脐孔周围组织发炎、肿胀,而全身其他部位并无症状时,可对脐部剪毛消毒,再在脐孔周围皮下分点注射青霉素普鲁卡因注射液,局部涂以松溜油和5%碘酒等量合剂。若严重发生化脓或坏死,应先排出脓汁,坏死组织予以清除,再用消毒液杀菌消毒后,撒上碘仿磺胺粉或呋喃西林粉或其他抗菌消炎药物,绷带局部包扎。
注意:只要脐带未出血,为利于促其迅速干燥并脱落,就不必要结扎。
二
胎便不下(便秘)
1、病因
犊牛胎便不下多因妊娠母牛饮水不足,患上热性疾病,胎牛受母牛体内积热邪影响,分娩后犊牛体内热邪积聚于大肠,致使粪便黏腻或燥结,发生便秘。
2、症状
患病犊牛腰背拱起,不时摇尾,肚腹发胀,翘尾作排粪状,回头观望腹部。口发赤红,脉搏紧沉。
3、预防
加强妊娠母牛饲养管理,注意母牛饮水,热性病应及时治疗,特别是妊娠期间应保证清洁饮用水充足。
养牛:牛犊断奶注意事项及方法
4、治疗
犊牛便秘后,为便于排出,应及时软化粪便,可用肥皂水灌肠,或直肠灌注植物油或石蜡油ml,亦可热敷及按摩腹部,或用大号毛巾等包扎犊牛腹部予以保暖,以减轻腹痛。
具体灌肠和中药疗法操作如下。
①灌肠:用ml肥皂温水,用橡皮导管由肛门注入直肠,驱赶其做少量运动,即可排出粪便。
②中药疗法:当归尾15g、南枳实6g、川厚朴6g、川大黄3g、广陈皮6g、净芒硝10g、生甘草3g。煎水滤去残渣,用蜂蜜20g,清油或液体石蜡油20ml为引,以胃管灌服。
三
窒息
1、病因
胎盘血液循环障碍,或分娩过久导致胎牛出生受阻,引起胎牛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急剧蓄积,刺激胎牛呼吸过早,以至吸入羊水而发生窒息。另外,母牛分娩前患有某种热性病或全身性疾病以及早产胎牛易发生窒息,同样易使胎牛缺氧而发生窒息。
2、症状
母牛难产时,母牛体内黏液和羊水长时间堵塞可导致犊牛出现窒息。
3、防治
犊牛发生窒息,应及时人工呼吸抢救。抬高犊牛后躯,放低头部,一人用毛巾擦净鼻孔、口腔中的黏液和羊水;一人握住两前肢,前后来回拉动,交替扩展并压迫胸腔。人工呼吸时,务必耐心细致,直至犊牛正常自主呼吸方可停止。同时,可使用刺激呼吸中枢的药物如25%尼可刹米油溶液1.5ml、山梗茶碱5-10mg等,一次肌肉注射。窒息缓解后,为纠正酸中毒,可依前期用药量和病情,静脉注射5%碳酸氢纳液5~ml。
四
软瘫衰弱
1、病因
母牛妊娠期体质瘦弱,缺少精饲料,体内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钙和磷)和微量元素等。同时,母牛若患妊娠毒血症、产前截瘫、慢性胃肠病和某些传染病以及早产,或近亲繁殖,双胎牛犊均是该病病因。
2、症状
胎牛发育不良,牛犊先天性不足,产下即四肢软瘫不立。精神沉郁,眼睛迷蒙。病势较轻的犊牛,口苍白,四肢温热,尾根脉搏沉细而微。
养牛:犊牛饲料组成
3、预防
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饲料供给多样化,科学合理配制,以防孕牛营养不良进而影响胎牛正常发育。
4、治疗
犊牛舍温保持在25℃~30℃,必要时用覆盖物盖好。供给足够养分并予以补氧,静脉注射10%葡萄糖ml,加入双氧水30~40ml。可用10%葡萄糖酸钙40~ml、5%葡萄糖ml、维生素C10ml、10%安钠咖5~10ml,静脉注射。根据具体病情,还可应用维生素A、B、D等制剂和能量药物,如辅酶A、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等。护理衰弱犊牛,应定时人工哺乳。犊牛不能站立,应人工辅助翻动,防止褥疮。
五
拉稀
拉稀发病率较高,人工哺乳时,发病率更高,轻则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重者致死。
防治
轻症可服用食母生、乳酶生、胃蛋白酶等助消化药物,对腹泻剧烈,粪便水样化但无特殊腥味,可用痢特灵、鞣酸蛋白、磺胺脒、黄连素、次硝酸钠等止泻药。重症患牛应及时补液,并配合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解毒药物治疗。对因母牛乳房炎等疾病而导致犊牛拉稀的,应治疗母牛疾病或更换健康母牛的乳汁或人工哺乳,保证初生牛犊吃足4天初乳。
六
下痢
犊牛下痢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病因偏复杂,治疗亦较困难。临床多表现为具有腹泻的肠胃炎、机体脱水和中毒等症状。
1、病因
由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引发,单个病毒并不致死,但当两种病毒共存时,就可引发犊牛消化功能减退,易引发犊牛细菌感染,进而发展为严重腹泻。此外,气温剧烈变化,环境卫生均易引发该病。
2、症状
犊牛出生后2~5天多发。急性表现为精神沉郁,无食欲,排便呈灰白黄或稀粥样,常伴有凝乳块未消化。后期排便呈褐色,酸臭味非常浓,甚至会带有血液,肛门周围被稀粥状粪便污染,尿液偏少。
犊牛发病1天后,肛门外翻,最终可因严重脱水衰竭死亡。此外,还可细分为三种:肠毒血型、败血型和肠型。肠毒血型多见于出生7天后吃过奶的犊牛,肠道内的病毒增生产生大量肠毒,进入血液后致死:败血型多见于出生7天未吃过奶的犊牛,病毒进入血液后发病,造成突然死亡;肠型最为常见。
3、防治
预防应尽早犊牛服用抗生素,母牛注射大肠杆菌菌苗。治疗时可用西药,氟哌酸每次10片,2~3次/天;氯霉素0.01~0.03g/kg体重,3次/天,还可使用庆大霉素。
针对病程发展的严重程度,进行补液。
①轻症则补ORS液(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钠3.5g、葡萄糖20g,加水稀释到0ml),可采用口服的方式。或按ml/Kg体重,3~4次/天,灌服。
②中度症状可静脉注射,6%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5%葡萄糖,维生素C10ml,混合注射。
③重症需要输血,以犊牛母亲代的血液ml,混合2.5%枸缘酸钠50ml,混合后静脉注射。补液速度一般为30~40ml/h。
养殖增值服务养殖一点通为您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