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子横行的世界,男汉子都去哪儿了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3981.html

女人想嫁什么样的男人?众口难调,此处讨论普世价值下社会和女性对理想适婚男汉子的基本要求。调查之下,大家的要求还是相对一致的:目标清晰、勇敢、坚韧、独立、果断、有竞争力、宽容、无私、大气、搞的定。(男生不要觉得女生只喜欢高富帅喜欢都教授。都教授好比AV女优,男朋友不在的时候拿来YY一下就完了。真正到了严肃的场合,还能按那个标准找对象吗?)

这样的男人在目前的社会多乎哉?好像不多也。(这样的女纸反而越来越多

TT)那么男汉子们都去哪儿了啊?

先讲一个看似无关却很重要的例子。很久以前,我在土豪U上大一时,从北美载誉归来的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Y院长在第一堂课举了一个例子讲述经济学思维的美妙。该例如下:20世纪90年代,纽约市犯罪率突然难以解释的下降。各种政客、教育机关、慈善组织、警署当然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过,一位经济学家SteveLevitt发表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理论:他认为,犯罪率之所以突然下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在70年代美国广泛通过了堕胎法案——会选择堕胎的家庭和个人,往往是不具备让小孩子健康成长条件的。于是,当时那些本来会被生下来,在不良环境下成长,有很高几率在20岁左右成为罪犯的小孩子,根本就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再于是,纽约市的犯罪分子在90年代人丁不济,后继无人。

讲这个例子是想要在时间轴上zoomout一下,学术性的向前看个十年二十年来解释“男汉子去哪儿了”这个问题——好汉子和犯罪分子一样,是要生出来再养大的。个人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因为种种社会历史原因,很多本来可以成为新新中国男性榜样的男生虽然被鲜活正常的生出来,但是大部分在小时候被扼杀、打击、扭曲和埋没了。

还是拿我自己所属的80后说事儿。我们这批人,生于-年代,目前正处于24-34岁的少壮之年、适婚适育适建设生产。3件时代背景下的大事,极大影响了80后的成长环境以及男男女女的个性。此处仅讨论大范围内的数据,与任何社科研究一样,个体反例实在太多,恕不能一一cover。

第一,77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80后的父母们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进了大学,改变了命运。

第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刚刚开始腾飞,80后的父母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物质从极度匮乏到极度丰富的时代。

第三,年独生子女政策实行。80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也可能是最后一代大规模的独生子女。

这三件事,个人认为,对于男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男汉子是特别不利的。带着整个时代的背景去看,一个典型的80后男孩子,(姑且叫他李雷)是怎么长大的?

幼儿园的时候,李雷因为调皮捣蛋不睡午觉被老师批评。乖巧的韩梅梅拿了小红花,李雷被叫到边上罚站半小时。回家之后,李雷的妈妈很不高兴,说李雷不如韩梅梅懂事。幼儿园老师和李雷妈妈没有想过的是,李雷是男孩子,他注定从小比同龄的韩梅梅顽皮、叛逆,喜欢挑衅、冒险。很小就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想要独立。男生从小都争强好胜,在竞争中得到“成功”和“赢”的感觉。这是男孩自我人格塑造的重要一环。

这些小男孩的特征,在正常引导教育的情况下,会发展成为“勇敢、坚韧、独立、果断、有竞争力”等社会渴望的成年男性品质。然而,这些天生的品质在我们这一代的成长中很少接受到正常的鼓励性引导。一个鼓励安静坐着、听老师的话、好好集中注意力在书本上、尽量少花时间在考试不需要的内容上的教育模式,相对更适合于天性文静乖巧、追求人际和谐的女生,却对于需要广阔空间探索、自由行动去“狩猎”来发展智力和性格的男孩子是不利的。相对女生,男生在这个鼓励乖乖听话的体制里面被放到了竞争的弱势地位。所以一个男生成长过程被家长拿来作为榜样的“别人家孩子”大多都是女孩。

同时,李雷的妈妈和爸爸希望李雷专心学习,而不是花太多时间在其他事情上,所以李雷从来不需要做家务,衣食住行父母都照顾的好好的。除了把自己的作业按时做好,李雷不用负责任何家里的其他事情。甚至写作业,爸妈也会去帮他检查一遍。因为没有兄弟姐妹,李雷平时不需要照顾人,或者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东西,或者与身边亲近的人“吵架——和好”。这样一来,“责任心、宽容、自信心”这样需要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和照顾他人而培养的品质,李雷也没有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学到。

李雷的父母老师也不太鼓励他和班里的男女生走的太近或者花太多时间在他的兴趣爱好上。因为怕交到坏朋友或者耽误学习。所以李雷就这么孤独的长大了。聊QQ,打游戏,很多时间宅在家里。偷偷暗恋隔壁班的班花或者三道杠学霸韩梅梅。李雷在16-18岁的年纪没有光天化日之下去和谁牵手恋爱,因为家长和老师不想要他早恋。但是青春期的荷尔蒙是控制不住的,所以除了以上种种,李雷还要经历性压抑,以及心里想着嘴上不能承认的成人礼。

所以,一个应该在宽松的环境下被鼓励创造性、在群体活动中被锻炼、在家庭责任中被培养、在严格条件下被磨练的男孩子,就这样被精神上打击压抑、生活上被孤立、家庭责任上被抽真空、物质上被无条件溺爱。所以,长大了的李雷们成为“目标清晰、勇敢、坚韧、独立、果断、有竞争力、宽容、无私、大气、搞的定”男人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有竞争力”的男生,即学历好、工作好,顺利通过了正常选择机制的男生,少有同时能够特别勇敢、宽容、有创造力和无私的,反而更容易自私冷漠、情感脆弱、以及内向。为什么?因为从正常竞争体制出来的男生往往放弃了很多培养这些积极品质的成长机会,违背天性成为了双腿健壮但是不能飞的鸵鸟。反倒是很多一般院校毕业出来的男生在人格情感上相对比较完善,能够较好的处理和社会、身边的人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很多自己创业了的男人都是小时候有点痞气调皮捣蛋的,而不是一直成绩特别好的好学生。这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而是时代和环境的问题。

唉。

所以,第二个问题是,survive了各种逆境(向你们致敬)已然奔三奔四的李雷们如果感觉到了这些缺憾,现在该怎么办?坐下来感伤惋惜叹从前,满足于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吗?

值得庆幸的是,无数的研究还证明,个人成长和进步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发生。再回到纽约犯罪分子的例子,一个好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在各种不良诱因和影响下也可以变成街头混混。同理,一个在小时候因为环境限制没能在最优条件下成长的人,如果有了这种自省自觉,也可以迅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去弥补,成为加强版本的自己。我相信,即使出生选择了hard模式,还是可以通过苦练技术和开挂成为优秀玩家并且从游戏中得到至高享受的。

比如,从小没有时间培养一个爱好的,现在可以每天抽时间培养;从小没有机会学好幽默感,可以多听听郭德纲;从小没太做过运动,可以开始跑跑马拉松;没太学会和女生说话的,可以多读读书,多和身边女生聊聊天。因为我们这一代虽然没机会体验物质匮乏、没有兄弟姐妹的帮扶,但是恰巧赶上了信息技术发达蓬勃的时代。眼睁着上学时还要去网吧聊QQ,几年间iphone都出到比逼格更逼格的6+了,想学点啥查点啥就是谷歌百度几个关键词的事儿。各种社交App把全天下的哥哥妹子都联系起来了,想要沟通也就是几秒钟注册一下多出去走走的事儿。从来缺乏对人生情感深刻理解的,可以去学学心理学,好好认真去谈一场不一定以结婚为目的的,纯粹的恋爱。(为什么这么说?是个人总是能随便找个人结婚的,但是同样,纯以结果导向而忽视质量的婚姻是很危险的。建立亲密的、基于互相理解基础之上的婚姻关系,是一个男人在自己童年的原生家庭之外第二次成长和获得高质量人生的最大机会。)

人未实现的愿望有着最可怕的力量。高中时没赶上早恋,毕业后早早结婚的男生,3,40岁老婆孩子双全事业成功的时候很容易出轨“补课”,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童年没有实现的愿望,总有一天会在某一天砰然来袭的,那些小时候的来不及做不到,是寄托到下一代身上,还是马上自己去争取呢?

毕竟,生活举刀落不落下原是不由自主的,要不要每分每秒努力把自己一辈子活的风生水起,还是我能决定的。未来的路还长,在一个一切都有可能的世界,女人都能克服身心上的种种困难成为自己想嫁的男人,何况男人自己呢?

此志。新年快乐。

多关于爱情/两性关系/单身情感的精美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hy/5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