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4630298.html
点击蓝字·进入主页
点右上角·“设为星标”
风雪夜·梅花·大丈夫·中庸之道
——《大唐狄公案·铁钉案》乱想一二
文丨李孟苏
设计和艺术史研究者,作家,前媒体人
高罗佩的人生,在人到中年的我看来,实在是理想的一生。唯一惋惜的是他过世太早,享年仅57岁。
高罗佩出身荷兰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学毕业后做了职业外交官。他的职业生涯顺遂又成功,在外交部门从秘书做到大使,是二战后荷兰外交部门的中流砥柱;他身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多为政治文化界精英;身处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经历兵荒马乱,却又因为背靠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个人的经验、智慧,一次次逢凶化吉;他慧眼识人,与中国女子水世芳结下一段好姻缘,在乱世中仍经营出稳定温馨的家庭生活;他靠兢兢业业的工作,赚得薪水,保障妻儿衣食无忧,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世俗生活的美满又保障他有精力和时间去深入个人的兴趣,兴之所至却又专心致志,把业余爱好做成学术研究,每一个领域都颇有建树,最终成为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他也有超脱出世的一面,体现在他对古琴的痴迷。古琴与围棋、书法、绘画并置,是士人的乐器,气质孤僻,不入歌舞场中,而在文人的书房和山水之间,不为取悦别人、迎合他者,只是文人自身修养的器具;对琴家,也要求他们具备虔诚的性情态度,“应该身心俱净,超脱一切俗念,做好与生命中最深奥之玄秘交流沟通的准备”。(高罗佩《琴道》)
《琴道》
年日本东京初版
《琴道》
初版后序
高罗佩入世又出世,是职业人士,又是大玩家,人生的两条轨道奇妙圆满地结合在一起,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说上帝有钟爱之子,那么他偏爱高罗佩。上帝赋予了高罗佩均衡的人生——他拥有足够的幸运,不多不少被均衡地分配在每一寸生命中。
高罗佩的一生,总让我想起鲁滨孙的父亲劝说儿子恪行中庸之道的一番肺腑之言:“适可而止,中庸克己,健康安宁,交友娱乐,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乐趣,都是中等人的福分。”(《鲁滨孙漂流记》,郭建中译,译林出版社年版)
高罗佩信奉中国的中庸之道,显然他认为中庸之道并非不讲标准不讲原则,而是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他认为中庸之道的“中”正是标准和原则。就像高罗佩将书房命名为“中和琴室”,此处的“中和”指的是古琴曲的音量、韵律、节奏都要适中,即是一种标准和原则。
有段时间,我迷上了听古琴曲,看高罗佩的《琴道》。他写这本书,是献给他的老师,古琴一代宗师叶诗梦。叶诗梦名潜,字鹤伏,号诗梦,有两位高足——汪孟舒、管平湖。叶诗梦贵胄出身,满姓为叶赫那拉,与慈禧同族,自幼习琴,同时书法造诣极高。在高罗佩看来,他是中国旧式文人的典范,古琴文化的完美化身:“从来不反抗几乎剥夺了他一切的命运,以一种令世人羡慕的平和态度安静地继续他的生活,享受鼓琴、写诗给他带来的兴趣。他的人格或许可以用《孟子》中的一句话来描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高罗佩《琴道》)这体现了士人的一种原则。
高罗佩所绘
叶诗梦小像
我觉得高罗佩更有唐代斫琴大师雷威的“大丈夫”精气神。四川的雷氏家族是最早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制琴家,家族的斫琴传统绵延年,名家辈出,最出名的有9个人,号称“九雷”;“九雷”中又数雷威成就最高,其代表作为“春雷”琴。传说雷威为了找到制作古琴的嘉木,风雪之夜上峨眉山,倾听大风吹刮森林的声音,选择出坚实的风口之材做琴——何等潇洒慷慨的行为,何等执著勇敢的精神!
高罗佩无疑具备这样的潇洒慷慨、执著勇敢。上海译文版《大唐狄公案》译者张凌在《铁钉案》一书译后记中写道,高罗佩创作《铁钉案》时,担任荷兰驻黎巴嫩和叙利亚公使,恰逢黎巴嫩内战,他将妻儿送到安全处,自己留守工作岗位,晚上独自写作,窗外传入枪声和火药味,还有流弹飞来,甚至有爆破筒扔进花园。因此这部作品也散发着可怖压抑的氛围。
《铁钉案》
年英国伦敦初版
他将潇洒慷慨、执著勇敢这高尚的德行给予了狄公。在《铁钉案》中,高罗佩对狄公有一段心理描写:“狄公只觉精疲力竭,心想不如就此辞官引退,好去安闲度日,但是亦知尚不可行。肩上无累、一身轻松之人方可功成身退,然而自己却仍负有诸多责任,不但曾经立誓要为国为民尽忠报效,而且家中还有妻儿,故此不可半途而废,不可如懦夫一般逃避应尽之责,必须仍旧勉力前行。”(《铁钉案》第二十五回)
高罗佩本人也践行了狄公的誓言。他的次子彼特·范古利克(PietervanGulik)后来写道:“我父亲去世的过程就像他一直希望的那样,他是‘战死在沙场上’的。在病情恶化的前一夜,他完成了最后的狄公故事。”两天之后,高罗佩辞世。
未完·待续
蓝色木Lyceum
期望与诸位作知识与美的逍遥游。
新浪微博|
蓝色木Lyceum投稿邮箱|lyce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