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的人会接触到两类药,一是处方药,二是非处方药。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有什么区别呢?又是如何区别使用呢?
其实很简单:非处方药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其安全性很高的药物,你直接可以在药店购买无需任何附加条件的;而处方药就是必须要得到医生的处方才能从药店购买的。下面我们必须好好地了解和认识药物的基本知识以及规范使用。
一、药物
处方药
处方药简称Rx药,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的,需凭医师或其它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出售,并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处方药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或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可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例如吗啡类镇痛药及某些催眠安定药物等
2.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简称OTC药,而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生活中常见的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但是为了保证人民健康,中国非处方药目录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
二、药物的用法、禁忌情况
按照药物的标准来使用,不可食量多,也不可食量少按照医生的嘱咐来服用不可吃别人的药,因为体质不同不可用准备过期的药物不可去未开经营许可证的药馆开药不可听信别人而乱吃药不可上上次没有吃完的药
三、用药切记6件事
第一:不适宜用白开水服药,因此并非所有的药都适宜用白开水送服。比如有些清热药性味苦寒,若用白开水来服用,很可能伤害脾胃,而宜选用米汤服用,除清热药外,作用峻猛的泻下药,如大黄、芒硝等,外感发热服解表药如麻黄汤、桂枝汤、感冒冲剂等,都宜用米汤送服。
第二:不适宜用饮料服药,因此饮料中大都含有维生素C和果酸。而酸性物质会导致一些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吸收,同时会严重影响药效。如:红霉素、氯霉素、黄连素等糖衣片,在碱性环境中能增强活性,而在酸性环境中,糖衣的溶解会加速,使药物没有进入小肠前就失去了作用
第三:不适宜用牛奶服药,因为牛奶含有钙、钠、蛋白质、脂肪等化学物质,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变化或生成复合物沉淀,影响吸收,严重的话会引起中毒。
第四:不适宜用酒服药,因为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它能与许多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部分抗菌药、解热镇痛药、镇静安眠药,因此在服用前后更不能饮酒,否则会引起药效降低或增加毒性反应,严重时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应引起注意。
第五:不适宜用糖服药,因为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疗效,其药的味道也皆不相同,有的中药,倘若加了糖分,就会降低了药的效果。
第六:不适宜用茶服药,因为茶叶的各种成分会与药在胃内发生化学反应,进而降低了药物的疗效。
生活中,乱吃药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可能的情况就有药物中毒、药物过敏等,甚至会危害生命健康。所以乱吃药是对健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严格、规范、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是最安全的。
注明: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