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生虫分析及对策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中药材生虫原因

中药材品质的好坏与贮藏保管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在贮藏过程中管理不善,中药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容易产生虫蛀现象,从而降低药材品质,影响疗效。了解中药材发生虫蛀的原因及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贮存养护管理,才能有效地保证药材质量。

1.1中药材生虫的主要因素

1.1.1温度

温度对中药材储存影响最大。在常温(5~20℃)下,中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储存。温度升高到20~35℃,最利于害虫、真菌生长繁殖,加速中药材虫蛀霉变。若不具备温度条件,虫蛀霉变的变质现象就不易发生,因此,适当降低温度可减少霉变及虫蛀现象发生。

1.1.2湿度、含水量

中药材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一般含水量为10%~15%,相对湿度为60%~70%。如储存条件不好,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中药材会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含水量随之增加。特别在梅雨季节,空气很潮湿,容易导致中药材吸潮发霉甚至虫蛀。因此,控制湿度和含水量,虫卵、霉菌就无法滋生繁殖,更不会形成孢子。

1.1.3氧气

氧气对中药材的生虫起着关键作用。没有了氧气,原有的害虫窒息死亡,新的害虫不再产生。因此,创造低氧环境可防治害虫滋生。

1.1.4养料

许多中药材含有淀粉(如山药、苡仁等)、蛋白质(如金钱白花蛇、蕲蛇等)、糖类(如枸杞子、桑椹子等),而这些成分又是害虫和霉菌的生长养料,如保管不当,易导致霉变、虫蛀。因此对具有这些成分的中药材要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保管养护措施。

1.2仓虫的传播途径

1.2.1药材本身带有虫卵和幼虫

中药材多系草根、树皮、果实、花卉、动物。植物在生长期间就有感染害虫和虫卵的可能,收获或捕猎后的加工过程中,没有经过灭虫处理即成包运出,一旦条件适宜,仓虫就生长繁殖。

1.2.2包装带有虫卵

包装用的竹篓、滕篓、蒲席、麻片、麻袋、草袋等材料,带有害虫和虫卵,未经灭虫,造成感染。

1.2.3与已生虫的药材放在一起

当害虫性成熟进行交配产卵时期,最易传播,尤其能飞的成熟害虫,到处寻偶交配产卵,从而扩大危害范围。如果将未生虫的药材与已生虫的药材同仓、同垛共放,极易感染。

1.2.4仓库本身隐藏有害虫

仓库的门窗、地板、梁柱及天花板的缝隙处,都是害虫隐藏、寄生的场所,一遇适宜的气温,就会传播危害。另外,如果苫垫材料被害虫感染未经处理,也会使新入库的药材感染害虫。

1.2.5仓库环境差

库内不经常清扫,杂物不及时清除;或者库外有杂草、垃圾、污水等,都是害虫滋生繁殖的场所。

1.2.6中成药内外包装和运输工具潜伏有害虫

转入中成药和药材体内,带入仓库进行危害。

1.3对策

1.3.1加强中药材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材入库验收是贮藏工作的关键环节,为保证中药材符合质量要求,仓库保管员和质检员对购进的中药材必须严格执行入库验收制度,逐一检查每一品种的规格、数量、外包装情况,查看饮片外观是否有虫蛀,打开包装是否有霉味等等;无异常方可入库。

1.3.2控制库房内温、湿度

室温应控制在5~20℃,对某些最易虫蛀、霉变的中药材如党参、山药、白芷、天冬、黄精等宜采用阴凉或低温(2~10℃)保存。库房周围应保持环境干燥、清洁、阴凉、通风,库房内应装有温湿度计,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内。在梅雨季节要勤检查、勤翻晒,合理通风,利用自然气候调节库房内温湿度。一般在晴天无雾及室外相对湿度较低时,开窗通风;雾大阴雨天,空气潮湿,应紧闭门窗,并利用中央空调采取阴凉储存。对于易吸潮药材如芒硝、昆布等,对于含糖分药材如党参、熟地、麦冬等,应放在干燥密封容器内,以免潮湿发霉。

1.3.3控制中药材含水量

中药材自身的含水量是中药材虫蛀的决定因素,并且在加工过程中多数需水处理,饮片中水分增多势必给微生物及害虫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条件。因此,必须及时干燥,含水量控制在10%~15%之间。干燥后的中药材应该凉透后,再贮藏,否则余热未散尽会导致回潮霉变。

二、中药材常见害虫及危害

2.1常见的仓库害虫

对药材仓储危害较大的有咖啡豆象、烟草甲、药材甲、印度谷蛾、锯谷盗、玉米象、白腹支蠢、米扁虫、谷蠢、日本珠甲黑支蠢、粉螨等。

2.2虫蛀造成的危害

据统计,约有70%的中药材易被虫蛀,其危害主要有:

a)害虫将中药材蛀成洞孔,严重时,将药材内部蛀空,产生蛀粉,不仅使药材重量减少,也使药材内部的有效成分损失,降低甚至失去疗效。

b)害虫蛀入药材内部,排泄粪便,分泌异物,生长发育和繁殖,变化的残体及死亡的虫体等留存在药材内,造成不洁和污染,对使用者带来危害。

c)害虫本身是带菌的媒介,它在药材内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和残体会在药材内腐败,有益于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使病毒、致病菌、霉菌等生存在药材中,对人体带来危害。

d)药材被虫蛀后,有的品种容易泛油,引起进一步的质变,花类药材容易散瓣,外形遭到破坏的中药材,影响饮片的炮制质量。

e)药材被虫蛀蚀之后,加大损耗,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害虫防治方法

根据药材自身的特点,针对其易侵袭的害虫及其繁殖、生长的条件进行系统全面地防治。杜绝害虫的侵入,控制传播途径,消除生长繁殖条件,才能有效地保证药材不被虫蛀,其虫害防治方法如下。

3.1清洁卫生防治

加强人库验收和在库检查,特别是夏季害虫高发季节,应每周检查一次。经常进行药库环境卫生清扫、消毒、灭虫处理,还应注意药库的温湿度变化,定期进行通风、倒垛等。温度在5℃左右中药不易生虫,可采取干燥、冷藏等。

3.2气调法防治

根据仓库害虫呼吸对氧的依赖性,在密封的条件下,采取主动充氮降氧、被动除氧剂降氧等气调方法降低中药材仓储空间内氧气的浓度,使害虫窒息死亡,同时兼具防虫目的。相对于被动降氧模式,主动气调养护方法更加智能、安全、高效。

采用集成分布式系统,一套主动气调养护系统可实现多个仓储空间内温湿度、氧含量、气体洁净度等独立、稳定调控与集中远程监控管理,为中药材营造“恒湿(恒温)、低氧、稳定、洁净”环境,达到中药材杀虫防虫、防霉抑菌、保药性、控水分等目的,更为重要地是,实现了中药材仓储智能化、自动化、可追溯化管理,大大改善了被动低氧气调人工投入大、过程不可控等问题。结合养护、杀虫需求,氧含量在0.1%~10%范围内调节。主动低氧气调技术通过将氧含量降至0.1%,杀虫时间可由3~4个月(被动杀虫)缩短为3~14天。

以谷象虫、谷盗虫为例,采用气调养护技术,在0.2%~0.5%氧浓度下,杀虫14天,害虫死亡率%。

3.3化学药剂杀虫法

虽然磷化铝、硫磺等化学药剂熏蒸杀虫快,但因其具有毒性大、挥发时间长等特点,易导致药材磷含量、重金属等含量超标,不仅影响药材有效成分,还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增加致癌、致畸、致突变概率。年6月,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联合启动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将分期分批淘汰磷化铝在内的10种高毒农药。

3.4对抗法防治

中药传统养护方法之一,主要是利用一些有特殊气味能起驱虫作用的药材与仓库害虫对抗,而起到防治害虫危害的目的。

3.5低温冷藏法防治

将药材储存在保持一定低温水平的环境中,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由于药材害虫,一般在环境温度8℃~15℃时停止活动,在-4℃~8℃即进入冬眠状态,温度在-10℃~-40℃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杀死害虫,故采用低温冷藏法,可以有效地防治仓库害虫,保持中药材的质量。

3.6高温法防治

仓库害虫对高温的抵抗能力较差,当环境温度在40℃~50℃时,绝大多数害虫就会呈热昏迷状态。温度达到48℃~52℃时,害虫在短时间内就会死亡。因此采用高温法,能起到良好的杀虫效果。此种方法包括:曝晒法、烘烤法、热蒸法、远红外高温法等。

3.7控湿防治

仓库害虫的发育、生长、繁殖,均需要一定的水分,利用“空气吸湿机”或吸潮剂,吸附药材和空气中的部分水分,使仓库害虫不能适应此种环境,而达到防治仓库害虫危害的目的。

总之严格的把控入库中药材的水分,精准调控中药材的储存环境可以有效的抑制中药材虫蛀的发生。

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气体环境调控整体解决方案的先行者,应用“CATHSE”核心技术,采用气体洁净、温湿度调控、氧含量调控、智能控制及信息化等技术制备高洁净、湿度适宜的氮气,并送入高气密空间内,为中药材建立“气密、控湿、洁净、低氧、稳定”的环境,实现中药材“杀虫/防虫、防霉/抑菌、保性状、控水分、可追溯管理”等目的。

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草药杂志上发表的《不同储藏条件对党参片质量的影响》所述,在低氧条件下,储藏温度、湿度、党参片含水量相对不受限,有防虫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琼英,邝炎华,邓志群,罗雪梅,颜向阳,罗玲,李佛莲,何德明.(60)CO一γ射线辐照中药材杀虫灭菌效果及主要有效成分变化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1(3):76-84.

[2]张秀芝,张志鸿,朱凤英,张俊之.常用名贵中药材的检验保管与养护[J].

[3]乔庆林,李士俊,张淑,琴俞,长芳.气调法在中药材储存上的应用[J]..3(9):38-40.

[4]王亭兰.浅谈中药材的养护[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3.7(3):.

[5]陈作伟,郭桂凤,孟海霞.浅谈中药材的贮藏养护[J].医院学报..2(3):27-28.

[6]陈丽兰.浅谈中药材的贮存保管[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9.10(17):-.

[7]李展城.浅谈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养护[J].中医中药..7.47(19):89-90.

[8]张庆.浅谈中药的贮藏与保管[J].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9]田泽潭.易生虫中药饮片的防治[J].论著·社区中医药..30(13):.

[10]乔庆林.中成药的防虫防霉工作[J].中成药研究.(7):37-38.

[11]许国梁.中药材仓贮害虫防治方法[J].传统医药..11(7):67-68.

[12]卢萍红.中药材虫蛀霉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传统医药..19(24):68.

[13]韩喜桃,唐雅楠,等.不同储藏条件对党参片质量的影响[J].中草药,,53(3):~.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cd/10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