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生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不知去过多少次香山,尤其早春时节,漫步香山植物园,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总是令人分外感动。那清澈的湖,鲜嫩的草,温和的风,摇曳的柳,绿意满眼;梨花的白,丁香的紫,樱花的红,连翘的黄,香溢醉人。缤纷的郁金香,迎风轻摆的柳绿,游人们灿烂的笑容,还有天空中鸟儿的歌唱,溪水流淌的清音。香山植物园的早春啊,我真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去将你描述?有人说:点点鹅黄,丝丝柳绿,让江南的春掀起了盖头,一下子就展现出了仪态万方的容颜。而北方的早春是羞涩的,青草萌又未萌,嫩芽欲吐未吐,鲜泽而秀丽,冷美人般的感觉。北京香山植物园的早春,既有南国陡然开朗的媚,也有北方大地姗姗的娇。在这里,所有画面都昭示着春的含义,不禁令人想起张晓风关于春的名字,那个由来已久的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这种感觉也曾一次次地颤动过我的心扉,二十多年前,同样的早春时节,我曾和一位年轻的朋友漫步于香山植物园。天空如碧,大地如画,偌大的视野里,几乎没有别的游客,整个宇宙全都抛给了我们的二人世界。尽情的嬉戏,像肆意忘情的少年在草地上打滚,在花丛中拈香,在秀水旁畅望。去雾气缭绕的温室大厅里欣赏石头花、光棍树、舞蹈蓝、猪笼草。在干旱的人造沙漠区,为巨型的仙人掌而惊叹不已。在大厅外寻找尼克松总统赠送的加州红杉树,田中角荣首相赠送的樱花树,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和夫人赠送的金蝶兰,斯里兰卡前总理赠送的菩提树。从植物园的南门到展览温室再到最北面的樱桃沟,一路上都是以各种花朵命名的园子,桃花园、牡丹园、芍药园、丁香园、海棠园,过了木兰园就到卧佛寺了。卧佛寺是十方普觉寺的别名,因元朝治元年所铸的巨大释迦牟尼涅槃铜像而得名。这里殿堂门楼错落有致,卧佛殿的黄绿图案琉璃瓦与红墙相映成辉。暗香浮动的古腊梅,据说是北京城最早盛开的花蕊。殿内铜佛作睡卧式,面容肃穆凝重,是释迦牟尼涅槃时正在向身旁十二圆觉菩萨叮嘱后事,场面庄严而神圣。于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迷茫许久,阔别了闲适的情怀,遗失了旖旎的玄想,只有来到这香山的卧佛寺,在心灵与佛陀的对视中,才能感受到宇宙初始,原本的恬静与空灵。而那第一声回旋在此的暮鼓晨钟,绝不是如今这般的虚情假意。真佛或许早已远去,世俗了的伪佛,比我们这些庸人还要膨胀。漫步香山植物园,不容错过的还有梁启超墓和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在游客稀缺的年代,这两处可是绝对的清幽净土。置身梁启超家族的墓园,站在没有文字的墓碑前,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梁启超和谭嗣同是我最为敬仰的戊戌君子,他17岁中举,和康有为等人合力推动了“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六君子以身殉道,用淋漓的鲜血呼唤愚钝蒙昧的国人,而梁启超和康有为只能远避日本。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国出任中华民国司法总长,旗帜鲜明地反对袁世凯称帝,坚定不移的反对张勋复辟。梁启超,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贯通中西,通晓古今,思维超凡,志向高远,学人楷模。而今遗憾的是别说要引他为榜样,就是能够知晓他生平事迹的又有几人?最令人感怀的还有《梁启超家书》中那些他写给子女们的信件,关于人生中方方面面的指导,情绵绵,意切切。从他的身上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家教的最高境界,即是慈父,又是导师,更是密友。据说黄叶村是曹雪芹生平最穷困潦倒时期的栖身所在。遥想他当年离群索居严酷的创作环境,这里或许只有一间堪堪欲坠的茅屋,家徒四壁,就是想喝杯酒,体恤体恤空空如也的胃囊,都只能去好友敦敏、敦诚俩兄弟那里蹭吃蹭喝,日子过得该是何等凄苦。然而,就是在这远离都市的荒野,曹雪芹用他那如椽的大笔,十年泪尽,心血熬干,终于写成了那部无人可及的《红楼梦》,而他那年轻且富有才华的生命,也被贫困和疾病夺走了。这样悲切的故事,每每说起,都会令人肝胆俱焚。二十几年前这片平房的朴素旧貌,如今已被浓妆艳抹。矮篱环护,石径蜿蜒,小巷幽深,菜园、药铺、瓜棚、茶馆、酒肆一应俱全,却让我怎么都无法将其与曹雪芹的时代联想在一起。馆内还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篱茅肆”、“柴扉晚烟”一系列升平之景,这些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的人文景观,丝毫没有对历史真实的尊重。不知那些红学大家们到此寻幽思古之时,该是一番怎样的心情。在这样的环境里,曹雪芹是绝对不会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才解其中味”的呐喊。曹雪芹的春天本就不在这里,他的春天是在南京,是在钟鸣鼎食的大观园。而这西山一隅,只是今时的京城,迎接春天的第一道门栏。文字原创
高玉民编辑制版
菲宝插图
部分网络往期推荐
写在柳绿春风时
我的厦门游
迷失于金门海域
神游鼓浪屿
洪坑村土楼前深邃的回望
走进武夷山(上篇)
走进武夷山(下篇)
九寨沟归来萦怀至今的故事
黄龙归来不看水九寨沟里听水声途经江油去九寨
嘉峪关至酒泉之长城思考夜宿嘉峪关莫高窟之旅(上篇)莫高窟之旅(下篇)晨游敦煌鸣沙山敦煌用历史堆积而成魔鬼城-想起了穿越风沙线的女人巴里坤策马芒硝湖鄯善--许多与旅游无关的话题火焰山烤不干的记忆高昌故城-玄奘背负不起的友谊之重走不出交河故城的羁绊吐鲁番迷情之夜钩沉历史说新疆在达坂城想起了王洛宾蒿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