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上这个解说员,你可能会错过半个麓湖

白癜风三级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17/5252023.html

年4月15日,麓湖·A4美术馆的首展《创造空间》正式启幕。来自中国、荷兰、法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的13位(组)艺术家带来了有关超视像、扩延、内在经验、诗性、声音、运动的六个空间。

这是一次需要调动“五感”去深入感受,直至汗流浃背的美术馆之旅——你可以在这里坐听海浪,也可以疯狂晨跑;可以在熟悉的成都街道里坐下,打会儿麻将,也可以躺倒在巨型环幕下,体验一场度无死角的眩晕……

在开启旅程前,收好这本线上导览册,把可爱的讲解员贴身带上。

是声音艺术,还是噪音?

《气流声扬》

埃德温·范海德

气流声扬(/),装置(桁架、气压设备)15×10×4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这是一件没有扩音设备的声音作品。

艺术家用气流的物理发声取代了电子扩音,营造了一个通过气压发声的巨大空间装置。几十个气嘴将被压缩的空气有节律的释放到环境中,如同在空中“打碟”,营造出一种类似于暴风雨前夕,身处战场的氛围。如果你个子够高,还可以感受到阵阵气流随着电子节奏吹来。

《W》

冯晨

冯晨装置尺寸可变

图片由麓湖A4美术馆(摄影师何博)提供

一个旋转的、圆环状的、诗意的混凝土海浪。

一根巨大的指针温柔的抚摸过石头海浪的纹理切片,发出不同层次的颇具颗粒感的“粉噪音”。黑色的舞台传递出强烈的震动感,观众就如同坐在一个巨大的音箱内部,感受与海浪的共振。艺术家特意将这个作品安排在临湖的区域,我们可以望向真实的湖水,也能通过声音感受大想象中的大海。

冯晨装置尺寸可变

图片由麓湖A4美术馆(摄影师何博)提供

这个初夏,邀你一起,像艺术家一样,在湖边听浪、发呆。

不得不知的

这两组作品仿佛是来自东西方的艺术家,进行了一场关于“声音”的对话——一个直接,充满控制与刺激;一个含蓄,表达含混和意境。

在远离日常的美术馆,走进日常

《开展所能X》

李民伟

开展所能X(),装置(折叠椅、折叠床)

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一座漂浮在水面的流动小岛,邀请你在红白蓝三色折叠床构建的空间中,开始一个关于城市,关于生活的梦。

香港的艺术家与建筑师李民伟,将九十年代香港,亦是目前大陆的公共问题带到美术馆。在香港,由于公共空间的缺乏,贫困者有权获得公租房,但每个人获得的面积需要用床计算。于是,床对于香港的底层人民有了一种别样的苦涩——一个温馨的、做梦的空间成为生命权利的最后保障。

开展所能X(),装置(折叠椅、折叠床)

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将香港街道上商贩占领公共空间的折叠床与城市建设中常见的三色条纹布进行结合,组成可移动的三色条纹折叠床。它如同一个关于“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质问,跟随艺术家出现在了世界的各个城市:罗马、上海、香港……而这是这组作品第一次漂浮在了水上。

观众还可以乘坐小船上岛,躺在这组漂浮在美术馆外公共水域的作品中,体验某种关于城市、关于个体的亲近与疏离。

《街道的秘密:成都》

嗯工作室(魏皓严朱晔)

街道的秘密——成都()嗯工作室(朱晔魏皓严)装置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这是一组令人充满熟悉感的作品——因为艺术家就是将成都浓缩进了美术馆。

擅长于调研城市规划和街道的“嗯工作室”在成都走街串巷,访问了享誉全国却也充满争议的四个街道片区——春熙路-太古里片区、宽宽窄巷子-吉祥街片区、九眼桥-兰桂坊片区、玉林片区,并将成都人如何占领街道、发布信息、享受生活的方式搬进了美术馆。

于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老旧社区的院落入口成为了美术馆的主入口,大量研究成果以现场物料的方式嵌入作品,你可以在作品中随意的打麻将、睡觉、玩游戏机,甚至可以将自家社区的租房启事、寻狗启示等信息带来,加入作品中。

当然,你也可以带着电脑来,随意加个班。

不得不知的

如果足够细心和耐心,你可以在作品中浏览完一篇极其搞笑的小说对话,它串联了所有有关成都的研究成果。但,画风是这样的:

少校:这里是成都。

太尉: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少校:成都,一个霾了就不想留的城市。

太尉:我强调一下,雾霾不是成都的专利。如果雾霾是一种堕落的时髦,成都只是刻意地赶上了。

太尉:IFS的商场屋顶上是永不凋谢的白色花儿。

少校:这就是塑料花儿的优点。

太尉:白花的尽头就是那只大熊猫。

少校:它好萌呀。

太尉:因为它呆若木鸡。

少校:它的表情让人浮想联翩。

太尉:有个词叫作“零度表情”,它只是在发呆放空,可是你觉得它心里有个无穷无尽的大千世界。

少校:然后呢?

太尉:然后你就被它迷住了,其实只是被你自己的臆想迷住了。

这样的冷幽默大概还有1万字,就藏在作品中。

准备好,你将为艺术献身

《城中快步》

马尼克斯·德尼斯

城中快步(//),装置(跑步机、视频),尺寸可变,图片由PoulIbHenriksen提供

你想挑战全世界最大的跑步机吗?

任何人只要在身体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都可以尝试在这个5*3米的巨大跑步机上开启一次特殊的“超强锻炼”。而你要面对的则是8x4米的巨型屏幕,它会将跑步者带入到城市无人的街道、冷清的十字路口、灵异的小巷和意想不到的障碍中。很像一次身体力行的电子竞技,不是吗?

这是一次完全沉浸式的“城市快跑”,你可以通过奔跑的速度、位置触发不同的街道路径和体验。但是不要太自信,因为你一旦疏忽或停止,就会被甩毫不留情地甩出去,落在海绵垫上。

而当你挑战这件作品并最终失败的时候,也许才会在气喘吁吁中陷入艺术家设置的城市反思中。

不得不知的

1、艺术家为了还原在空城中急速快跑的真实场景,说服荷兰政府封闭了鹿特丹的街道,进行实地拍摄。

2、这件作品的顶上,就是成都的百里中轴线天府大道。知道这点后,是不是更觉意味深长了?

《棉的浪》

徐文恺

棉的浪()徐文恺装置(海绵UV打印)尺寸可变图片由麓湖A4美术馆(摄影师何博)提供

如同大理石的黑白灰表面蔓延了整个房间,但冰冷坚硬的触感其实只是一个假象。

柔软的海绵铺满整个空间,人们可以随意踩踏在棉的浪上,甚至可以在其中躺下休息,感受遵循记忆的海绵短暂改变形态又完全恢复的过程。这个空间敦促着人们放下心理戒备和严肃观展的惯性,更加亲近的走进作品。

可能是,最孤独的美术馆

《破冰船》

玛瑞安·黑斯柯

破冰船()MarianneHeske声音装置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你想跟随破冰船开辟世界的尽头吗?

人类在大航海时代驾驶破冰船前行,英雄主义般地扩充着地球的版图。而艺术家则将自己放置在巨大、漆黑的破冰船的底部,将船体内部的声音记录下来。

在全黑的空间中,我们将感受破冰船穿梭于塔菲尤尔的冰面——铁皮船冲破2米厚的冰层,然后击碎稍显稀薄的冰面,驶向无冰水面,之后又回到极厚冰层。艺术家忍受巨大的孤独折磨和长时间的轰鸣,将这段富于诗性与追问的声音带进美术馆。

如今“破冰”已经代言了人与人之间消解隔膜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身体力行地感受这个过程。

《XANAX》

颜磊

XANAX(),综合材料,××cm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也许你可以在美术馆把自己变成一件艺术品。

这是一件无法在外部观看的作品,但是当你钻进作品内部,就成了被别人观看的艺术品。这座“小白盒子”,是根据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主要展厅之一——DOCUMENTA-HALLE(文献展厅)做成的若干个缩小模型组成,它的内部就像一场小型展览。

一个美术馆中馆。

不得不知的

XANAX其实是效力最强的抗忧郁药的名称。而关于这件小小作品的巨大背景,请到美术馆寻找答案。

就让色彩欺骗我们吧!

《13个柠檬》

《橄榄油-过去的只是序曲》

何翔宇

13个柠檬(),铅笔,布面丙烯,×70cm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何翔宇是观念艺术领域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曾经将成吨的可乐炼成了矿石,并进行展出,以深层次的材料转化体现制造和消耗的概念。而这次的作品,则在视觉中加入幻觉、甚至味觉,13个柠檬会牵引着眼中出现跳动,而口腔则渐渐漫出反酸。

橄榄油-过去的只是序曲(),装置(橄榄油,铅笔),尺寸可变-局部,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用铅笔在墙面上画出矩形线框,并在线框内反复涂刷橄榄油。通过时间的变化,橄榄油以肉眼无法识别的移动方式沁入墙体并渗透至铅笔框线外,逐渐模糊规整的封闭边界——这似乎是在暗喻,当代艺术就是在模糊边界的过程中慢慢创造新的边界。

《红》

雎安奇

雎安奇装置(LED灯箱监视器影像)尺寸可变

图片摄影:李晨

雎安奇装置(LED灯箱监视器影像)尺寸可变

图片由麓湖A4美术馆(摄影师何博)提供

雎安奇装置(LED灯箱监视器影像)尺寸可变

图片由麓湖A4美术馆(摄影师何博)提供

艺术家雎安奇也是著名的独立导演,他的作品中则充满了对于现实语境的强烈隐喻。这次展出的LED装置作品《红》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对对对对”由17米的LED灯箱构成,占据了空间里的一整块墙面,闪耀着红光的“对”这个字无休止的滚动着,仿佛现场创造出一种喋喋不休的声效。

第二部分“天安门”,将真实的天安门两侧的安检入口的LED滚动标语通过实景拍摄和实物制作在展览空间进行了重现,在看似缓慢的移动中给于我们熟悉的命令口气。第三部分“衣服”,艺术家将数百块微型LED袖珍胸牌缝制在一件衣服上,伫立在展览现场。

这是一个完全红色的空间,我们熟悉的“政治语境”中的暧昧、激情、紧张、压抑、烦躁,都集中在这个空间中。

不得不知的

艺术家经过调研,发现我们每人每天至少要说个“对”字。你还记得我们表达这个字的不同情景吗?是不是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一种言不由衷的“同意”?

认真看,你可能会吐的!

《无题》

陈霄

无题(),影像装置(影像,亚克力),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烟雾、光影、声响共同构建了这件与时间有关的魔幻作品。

这也是一个没有方案的作品,所有的内容布置都是艺术家到达现场后即兴确定的。而不同装置所制造的不同内容会在特定的时间聚合,创造出极其瑰丽的效果,带给观众穿透水波的感受,值得在现场静静等待与感受。

《分裂之子》

让·米歇尔·部耶邵志飞

分裂之子(),装置(影像,AVIE),尺寸可变

艺术家从拍摄于年至年间的多部视频片段中选取了超过个镜头,集成了这部无限循环、无间断变化的算法宇宙。

有人曾说“大脑的神经元,就是我们的银河系”,而这件作品似乎就是将人体内部构造和宇宙风景融合一体,在度无死角的环幕中,开始一次体内的急速穿行。

这是一场对于原有视觉经验的颠覆之旅,而你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姿态,尝试享受这种扑面而来的眩晕感。

不得不知的

1、《分裂之子》旨在探讨希腊神话中的阿克泰翁悲剧。在阿克泰翁偶然窥见裸身的狄安娜正在沐浴之后,他就被惩罚变为一头鹿,受到自己豢养的50只猎犬的追逐,并最终被撕扯吞噬。这组影像试图潜入这50只猎犬当中某一只的胃部,在这度沉浸式衍生环境中,观察阿克泰翁一系列混乱的记忆影像。

2、这件作品是本次展览中最挑战感官体验的。美术馆不仅为观众准备了3D眼镜,还准备了呕吐袋。尽管有可能造成不适,但震撼的超视像体验仍然值得挑战。

艺术并不提供标准答案

观赏艺术也同样

这个小长假(4.29-5.1)

每天14:00,开放美术馆专场导览

专业讲解带你打开另一个“创造空间”

另外

4月30日11::00

美术馆亲子家庭日

小朋友们带上爸爸妈妈

一起来美术馆艺术度假吧!

参观时间: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最后入场时间:

17:30

购票信息:

网络购票20元,现场购票30元

↑网络购票通道

每周一闭馆,每周二免费参观(如遇法定节假日,周一照常开馆)

学生可持有效证件现场购买半价票

A4会员免费(A4会员可免费参观A4全年展览)

老人70岁以上和1.3米以下儿童(须有至少一名持票成人陪同)免票

团体购票垂询:请致电-或回复A4美术馆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cd/8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